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滿通古斯學與「覺羅村」考察

 

「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慶典」暨「國際滿通古斯學學術研討會」

2013年6月15-16日




大會開幕式

2013年6月中旬,我應哈爾濱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之邀,參加了該所主辦的國際滿通古斯學學術研討會。這次會議舉行的目的除了是探討滿通古斯學外,也是為了慶祝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成立30周年。


6月14日,我乘坐中國南方航空班機到達哈爾濱,並入住大學賓館。翌日即舉行會議。與會學者,來自韓國、日本、香港、臺灣、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共80餘人。臺灣去的學者,除我以外,還有故宮的莊吉發教授、臺灣大學的衣若蘭教授、中國文化大學的吳美鳳教授。


黑大會場外景

6月15日是開幕式,由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郭孟秀教授簡要匯報了滿語研究所30年的建設成就。他說滿語所從黑龍江省委黨校搬到黑龍江大學後,獲得校方大力支持,目前已形成了滿語研究、滿族文獻開發與應用研究、滿族文化研究三個穩定的發展方向。

開幕式後,研討會馬上開始。大會議程分為語言、歷史、文化三組。討論議題包括:(1)滿通古斯學理論方法研究;(2)滿通古斯語言文字(文獻)研究;(3)滿通古斯語族諸民族歷史研究;(4)滿通古斯文化研究四大主題。

我在16日宣讀了有關滿文羅馬字拚寫法的論文。論文主要針對穆麟德(多誤作穆麟多夫)的滿文轉寫法而作。一般認為穆麟德是滿文專家,其實他只是滿文愛好者。穆麟德原是外交家,不是嚴謹的學者。他的滿文轉寫法錯誤百出,而且不合時宜。1999年,我在北京參加「第二屆國際滿學大會」,宣讀了滿文羅馬字拼寫芻議一文,文中即特別指出穆麟德的拼寫法在轉寫老滿文及「阿禮嘎禮」ali g’ali字的不足之處。本文是在前文的基礎上再加補訂的嘗試。

同組的趙志強教授從傳據evidentiality的角度重新審視滿語動詞時和體以外的傳述意義,以及趙杰教授的京郊密雲檀營的滿語考察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研究。



哈爾濱文廟碑記

16日是大會的閉幕式。在閉幕式中,我擔任了第一組(語言)的總結發言。會後參觀了當地的民族博物館及東北烈士博物館。晚上由滿語所阿拉騰教授帶引,與大連民院張佳生、黑龍、胡燕霞等教授到了中央大街一遊。中央大街已非我20多年前所見的檏素樣貌,名店林立,繁華一如上海。

17日,乘機返台。莊吉發等三教授則繼續至寧古塔附近的「覺羅村」考察。



蘇菲亞大教堂


我自上世紀80年代即與滿語研究所建立關係。那時滿語研究所尚「寄居」在黑龍江省委黨校內。當時的所長是劉景憲教授,現已退休。這次在大會上又見到了闊別20多年的劉所長,還碰到了其他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如同研究所的蒙古族哈斯巴特爾教授、滿族的趙阿平教授,遼寧省檔案館的程大鯤先生等,可謂不枉此行。



中央大街夜景



(滿洲研究班 甘德星)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漢人在邊疆



「民族互動與文化書寫──漢人在邊疆」學術研討會

議程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計畫「少數民族與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團隊
時間:        民國102年6月20日(四)
地點:        國立政治大學行政中心七樓第二會議室






開幕致詞

周惠民院長

第一場

主持人:唐屹
陳又新   清代駐藏大臣鍾方對西藏的認識    (蕭金松)
李信成   清代邊區設治與原住民保護──以楊廷理創始台灣噶瑪蘭廳為例  ( 張慧端)
林士鉉   高士奇扈從東北見聞   (徐秉愉)

 第二場

主持人:賀大衛
張廣達   陶模陶保廉父子在新疆   (趙竹成)
陳熙遠   入主「鬼方」──清初趙廷臣(?-1669)經略貴州考  (高雅寧)
張振陽   劃界糾紛中的少數民族地位──以姚文棟、尹明德調查報告為例
                (唐屹)
高雅寧   趙翼詩文中的鎮安府風土民情與「少數民族」治理  (連瑞枝)

第三場

主持人:趙竹成
吳啟訥   在漢滿蒙回藏之間──楊應琚的政治生涯  (甘德星)
陳又新   歐陽無畏與西藏  (蕭金松)
藍美華   陳籙眼中的蒙古  (隋皓昀)

綜合討論
晚宴


「民族互動與文化書寫──漢人在邊疆」學術研討會於民國102年6月20日星期四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大樓七樓第二會議室進行。研討會以「19至20世紀的漢人官吏或人員如何規劃執行民族相關工作,與當地民族互動,以及如何看待並記錄當地民族文化與日常生活」為研究主題,另邀請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蕭金松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連瑞枝副教授,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甘德星副教授等人擔任與談人,吸引眾多同好參與討論分享。

首先,蕭金松教授點出了清朝政策對於邊疆事物一開始即排除了「漢人」在外,形成了:少數民族即是漢人,漢人即是「邊疆」的情形。在場發問之來賓與甘德星教授同時延伸此議題,對於本次研討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什麼是「漢人」?文章中出現的鍾方與趙廷臣都是「漢軍旗人」,他們被視為一在身份上難以歸屬的個體(有漢人的文化但不具備當時「漢人」的身份),將其納入「漢人」的概念中似仍有商議之空間。

趙竹成教授則由當時的國際列強情勢,與中國當時的外交處境來評析,並引《辛卯侍行記》中的一段談到有關西北民族問題:「……平心論之,互有曲直。」以勉勵同學,這對研究民族關係或民族問題有極大的啟示。實際上此互動關係的產生是一個雙邊互動之下所成為的一個結果,看待這些問題時必須兩面俱陳,用實證的觀點去處理。政治大學民族系退休教授唐屹,也以生動的例子提醒在座研究者,其實漢人自己也有所謂「鄙夷」的習俗,提醒研究者處理文本中這些「文化優越」的中心思想時,應該持平而看,作為研究的基本態度。

張慧端教授由「族群關係」出發,建議李信成教授將視角調整在當時清廷面對台灣東北在「設廳」與「不設聽」之間,核心原因應該是政府怕番叛,隨著民、番之間關係的緊張與和諧調整,與當地的族群關係互動息息相關;而徐秉瑜點出除了聚焦「滿漢關係」外,更提出一個顯而易見的概念:滿州皇帝如何用具有「漢人」身份的文人臣子,以作為權力關係的對照。

另高雅寧與連瑞枝教授同樣針對「研究方法」與「文類分析」提醒發表人,看待清代「漢人」官員對於邊疆的治理,可能會因為其本身不同的背景以及當時的時空脈絡,或甚研究者所使用的材料,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連瑞枝教授也肯定發表人將歷史文本與自我的田野經驗做對話,不失為一個新的研究方法。

當天有民間作者蔡岳男,分享漢文字如何放在處理邊疆的範疇;以及土耳其來的妠姿妃、與貴州的苗族同學共同參與討論,對於當代的族群關係與民族問題貢獻寶貴的想法,帶給在場來賓對於本日主題更多學術觀點上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