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慶典」暨「國際滿通古斯學學術研討會」
2013年6月15-16日
大會開幕式
2013年6月中旬,我應哈爾濱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之邀,參加了該所主辦的國際滿通古斯學學術研討會。這次會議舉行的目的除了是探討滿通古斯學外,也是為了慶祝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成立30周年。
6月14日,我乘坐中國南方航空班機到達哈爾濱,並入住大學賓館。翌日即舉行會議。與會學者,來自韓國、日本、香港、臺灣、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共80餘人。臺灣去的學者,除我以外,還有故宮的莊吉發教授、臺灣大學的衣若蘭教授、中國文化大學的吳美鳳教授。
黑大會場外景
6月15日是開幕式,由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郭孟秀教授簡要匯報了滿語研究所30年的建設成就。他說滿語所從黑龍江省委黨校搬到黑龍江大學後,獲得校方大力支持,目前已形成了滿語研究、滿族文獻開發與應用研究、滿族文化研究三個穩定的發展方向。
開幕式後,研討會馬上開始。大會議程分為語言、歷史、文化三組。討論議題包括:(1)滿通古斯學理論方法研究;(2)滿通古斯語言文字(文獻)研究;(3)滿通古斯語族諸民族歷史研究;(4)滿通古斯文化研究四大主題。
我在16日宣讀了有關滿文羅馬字拚寫法的論文。論文主要針對穆麟德(多誤作穆麟多夫)的滿文轉寫法而作。一般認為穆麟德是滿文專家,其實他只是滿文愛好者。穆麟德原是外交家,不是嚴謹的學者。他的滿文轉寫法錯誤百出,而且不合時宜。1999年,我在北京參加「第二屆國際滿學大會」,宣讀了〈滿文羅馬字拼寫芻議〉一文,文中即特別指出穆麟德的拼寫法在轉寫老滿文及「阿禮嘎禮」ali g’ali字的不足之處。本文是在前文的基礎上再加補訂的嘗試。
同組的趙志強教授從傳據evidentiality的角度重新審視滿語動詞時和體以外的傳述意義,以及趙杰教授的京郊密雲檀營的滿語考察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研究。
哈爾濱文廟碑記
16日是大會的閉幕式。在閉幕式中,我擔任了第一組(語言)的總結發言。會後參觀了當地的民族博物館及東北烈士博物館。晚上由滿語所阿拉騰教授帶引,與大連民院張佳生、黑龍、胡燕霞等教授到了中央大街一遊。中央大街已非我20多年前所見的檏素樣貌,名店林立,繁華一如上海。
17日,乘機返台。莊吉發等三教授則繼續至寧古塔附近的「覺羅村」考察。
蘇菲亞大教堂
我自上世紀80年代即與滿語研究所建立關係。那時滿語研究所尚「寄居」在黑龍江省委黨校內。當時的所長是劉景憲教授,現已退休。這次在大會上又見到了闊別20多年的劉所長,還碰到了其他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如同研究所的蒙古族哈斯巴特爾教授、滿族的趙阿平教授,遼寧省檔案館的程大鯤先生等,可謂不枉此行。
中央大街夜景
(滿洲研究班 甘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