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正大學西洋中世紀研究中心
100 學年度第2 學期 學術系列講座(三)
今年(2012) 5 月17 日,本中心邀請歷史系甘德星老師分享其對西歐中世紀時期蒙古世界帝國的研究。講題為:「中世紀時期的蒙古人」。甘老師首先介紹其參訪國立蒙古大學蒙古語言文化系善本圖書室時所拍攝的文獻圖片、元上都舊址的空拍圖、阿爾泰文字的演變等等,讓同學對蒙古草原民族之歷史文化背景先有粗略的了解。
Güyük 汗印 |
甘老師指出中世紀的蒙古是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帝國內人種複雜,在帝國內移動遷徙的人為數眾多,其間所涉及的旅行與文化問題、異民族的想像,個人的記憶、視野的轉變都頗堪玩味。方濟會傳教士 John of Plano Caprini (c.1180 - 1252) 的Ystoria Mongalorum quos nos Tartaros appellamus 及Liber Tatarorum 二書,對 Güyük 汗治下蒙古風俗的描述, William Rubruck(c.1220 - c. 1293) 所寫的Itinerarium對十字軍、傳說人物Prester John 的考察,以及另一聶司托里派的傳教士Rabban Sauma (c. 1220-1294) 由大都到伊利汗國,再由伊斯蘭世界至歐洲大陸的記載,都是探究中古蒙古帝國的有趣素材,更遑論國際商人馬可波羅(1254-1324/5)在《東方聞見錄》中,對從威尼斯至中國路途上,其所體驗異文化的種種記述。雖然部分的歷史學家相信馬可波羅沒有到過中國,認為所謂的《東方聞見錄》是他道聽途說之作,不過《永樂大典》中所載三位護送元朝公主闊闊真遠嫁伊利汗國的使者兀魯、阿卜施哈、火者,與《聞見錄》中提到他返回威尼斯途中同行的三人,名字完全相同,可見馬可波羅的確到過中國。這些13世紀的載錄,對日後歐洲文學中所出現的蒙古題材皆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繫。法國作家Léon Cahun 所寫的La bannière bleue (1877)、俄國的近代作家Ваcилий Ян(原名Bacилий Григорьeвич Янчевецкий) 所寫的蒙古三部曲тpилoгия Haшествие монгопов: романы Чингис-хан (1939),Батый (1942),К поспедцему морю (1955)在在都可窺見中古時期蒙古的影子。
在歐洲的記述中常稱蒙古為韃靼。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最先接觸了草原上的韃靼部之故。況且Tartarus~Tartaros 在拉丁文中意指地獄,這與當時蒙古被妖魔化的形象相合。甘老師說蒙古原無建立帝國的意圖。蒙古乃來自望建河畔的蕞薾小部。蒙古(Mongγol)一名即由此而來。蒙古在成吉斯汗以後的擴張主要起因於草原民族分封領地的需要。日後的四大汗國其實是以位於中國的元大都為中心,當時蒙古帝國文書中所用的紅色漢字大印就是最好的證明。
本中心王明月老師與同學熱切地向甘老師請益中世紀時期蒙古歷史之演變。此次講座中甘老師分享了許多寶貴的知識,讓同學見識到了歷史與文學深深相關的一面!此次的分享座談,能圓滿落幕須感謝甘老師以及同學的熱情與支持。
請參看「Mongγol~蒙古」一詞的來源與意義:「望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