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承德市民質疑賓館飯店或進駐熱河文廟




與曲阜文廟、北京文廟並稱為中國三大文廟的承德熱河文廟經過4年多的復原,於今年6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據瞭解,熱河文廟復原工程共耗資5000萬元,依據“原址、原樣、原材料、原工藝”的原則進行修繕。然而,就在人們為熱河文廟重現昔日風采感到慶倖時,一些承德市民向記者反映稱,“文廟裡要開賓館和飯店”。

11月24日,記者來到了位於承德市區西大街二牌樓附近的熱河文廟,修繕一新的文廟雄偉大氣。自欞星門而入,依次是泮池、大成門、碑亭、大成殿等主體建築以及東西配殿,文廟內展示了眾多古代聖賢的畫像和治學故事,讓人肅然起敬,如同置身于中華傳統文化的長廊。

今年86歲的尹忠老人,曾經在民國年間參加過熱河文廟祭孔儀式。尹忠老人告訴記者,熱河文廟始建於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是一座集儒家思想、教育功能、圖書保管為一體的大型廟宇,是清代承德府地方官學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誌,在熱河文化教育發展史上發揮了重大作用。按照我國文廟左廟右學的格局,文廟的主體建築處於中間,西院為“學區”,東院為“廟區”。尹忠說,東院的尊經閣內曾藏《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十三經注疏》、《二十四史》等180種,13064冊,除此之外,尊經閣和東院的其他建築內還存放著祭孔儀式所需的禮器、神器等物品,民國年間,尊經閣曾是熱河省立圖書館。清代西院則是承德府學教授署的所在地,是當時承德府的最高教育管理機關,每逢科舉考試前,應試的學子就會到此接受輔導和培訓。“嚴格來講,東院是文廟的附屬設施,西院和文廟是兩個機構

西院內正在進行裝修
記者在熱河文廟看到,文廟的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兩個院落,東側院內尊經閣等附屬建築基本完工,大門緊閉,而西側院內許多工人正忙著施工,一片繁忙的景象。據幾位熱河文廟內的管護人員介紹,東西兩院正在進行裝修,工程預計到明年完工,裝修完成後,東院將變成飯店,西院將變成賓館。一些市民告訴記者,東西兩院的裝修工程已經開工一個多月了。“政府投入那麼多錢復原文廟,現在卻要改成賓館飯店,”一位離休老幹部得知此事後,專程找到記者,情緒激動地說,“承德市區可供大家學習的公共文化場所極少,文廟應該成為承德市民學習國學文化的一個場所,十七屆六中全會剛剛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如果連文廟都被改成賓館飯店了,那麼何談文化強國。”

[河北新聞網承德電(燕趙都市報記者陳寶雲)http://www.hebnews.cn ]
2011-11-25


延伸閱讀:
承德大成殿/門滿蒙文匾額



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Manchu Women Poets






Two Centuries of Manchu Women Poets
An Anthology
Translated by Wilt L. Idema
Seattle –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7.
US$ 50
ISBN: 9780295745749

Description
This anthology presents substantial selections from the work of twenty Manchu women poets of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The poems, inspired by their daily life and reflections, provide fascinating insights into the experiences and emotions of these women, most of whom belonged to the elite families of Manchu society. Each selection is accompanied by biographical material that illuminates the life stories of the poets. The volume's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printing history of the collections from which these poems are drawn, the authors' practice of poetry writing, ethnic and gender issues, and comparisons with the poetry of women in South China and of male authors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The Women of the Nalan Family: Miss Nalan, Sibo, and Madam Zhaojia
2. A Prisoner’s Mother and Wife: The Mistress of the Study for Nurturing Simplicity and the Mistress of the Orchid Pavilion
3. Chastity and Suicide: Xiguang
4. Mourning Royalty: Lady Zhoujia, Lady Tongjia, and Lady Fucha
5. Sacrifice and Friendship: Bingyue
6. A Tomboy in a Silly Dress: Mengyue
7. Unbridled Energy: Yingchuan
8. Releasing Butterflies: Wanyan Jinchi
9. Seeking Refuge in Truth: Guizhen Daoren
10. Traveling throughout the Empire: Baibao Youlan
11. A Proud Descendant of Chinggis Khan: Naxun Lanbao
12. From Hengyang to Beijing: Lingwen Zhuyou
13. The Modest Pursuit of a Minor Way: Duomin Huiru
14. A Poet from the Homeland: Lady Husihali

Abbreviations
Notes
Gloss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Bibliography
Index

---------------------------------------------
Wilt L. Idema is professor emeritus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Harvard University. He obtained his BA and MA from Leid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Following continued study and research in Japan and Hong Kong, he returned to Leiden to teach. He obtained his doctorate in 1974, and was promoted to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1976. From 2000 to 2013 he taught at Harvard as Professor of Chinese literature. His research was originally focused on traditional vernacular fiction, but later shifted to early traditional drama and popular ballads and tales. He has also published on women’s literature of the premodern period. His publications of the last ten years include The Red Brush: Writing Women of Imperial China (with Beata Grant, 2004); Personal Salvation and Filial Piety: Two Precious Scroll Narratives of Guanyin and Her Acolytes (2007); Meng Jiangnü Brings Down the Great Wall: Ten Versions of a Chinese Legend (2008); Heroines of Jiangyong: Chinese Narrative Ballads in Women’s Script (2009); The White Snake and her Son (2009); Judge Bao and the Rule of Law: Eight Ballad-Stories from the Period 1250-1450 (2010); Monks, Bandits, Lovers and Immortals: Eleven Early Chinese Plays (with Stephen H. West, 2010); The Butterfly Lovers: The Legend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2010); Escape from Blood Pond Hell: The Tales of Mulian and Woman Huang (with Beata Grant, 2011); Battles, Betrayals, and Brotherhood: Early Chinese Plays on the Three Kingdoms (with Stephen H. West, 2012); The Generals of the Yang Family: Four Early Plays (with Stephen H. West, 2013); and The Resurrected Skeleton: From Zhuangzi to Lu Xun (2014).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紀念鄭天挺先生誕辰 120 周年暨第五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




會議議程

9 9 日(星期一)
全天報到
報到地點:專家公寓一樓大廳

9 10 日(星期二)上午
會議地點:西業務樓報告廳
開幕式(08:30-09:30
主持人:江沛(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南開大學校領導致歡迎詞
國家清史編委會副主任朱誠如教授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陳祖武教授致辭
主題演講(每人 15 分鐘)
馮爾康(南開大學榮譽教授):西南聯大教授的日常生活
——以鄭天挺教授為例並以他的《西南聯大日記》為資料
歐立德(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講座教授):鄭天挺談八旗制度
合影、茶歇(09:30-09:50) 





紀念鄭天挺先生專題演講(09:50-11:00)(每人 10 分鐘)
主持人:陳支平 王元周
陳生璽 鄭天挺與西南聯大
李治亭 解讀鄭天挺先生《清史簡述》
喬治忠 鄭天挺之明清史講義及相關的學科建設
張偉然 鄭天挺先生的書法愛好
張仁善 鄭天挺與法權討論會——兼讀《列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志要》
鄭克晟致辭
明清史專題演講一(11:00-12:00
主持人:范金民 甘德星
南炳文 遼寧省圖書館藏《大明光宗貞皇帝實錄》考論
毛佩琦 《明實錄》,編纂者的自我書寫
呂妙芬 《西銘》詮釋的現代轉折
吳金成 盛清時期江南無賴的動態
臼井佐知子 透過地方行政相關文書來看清代地方社會
楊念群 清朝二元理政模式論綱——超越漢化論”“內亞論的新視角

9 10 日下午
分組報告與討論第一場(14:00-15:50
第一場第一組(127 天挺閣)
主持人:趙令志 劉文鵬
田 澍 防範第二個張居正的出現:萬歷朝的政治特點——“明亡于萬曆新解
評議人:彭 勇
彭 勇 明代中期社會改革的再探討——兼以王國光的事蹟為觀察視角
評議人:田 澍
李 理 武功開基 崇文治國——論清瀋陽故宮皇家建築與清朝國策
評議人:趙中男
趙中男 清代宮廷政治史的若干問題
評議人:李 理
夏明方 清史研究向何處去?——從四百年的敘事脈絡看當前清史研究的若干問題
評議人:沈一民
第一場第二組(118 廷黻堂)
主持人:劉建輝 李晟文
王元周 朝鮮的清錢通用與革罷——傳統時代東亞的整體性及其局限
評議人:刁書仁
刁書仁 壬辰戰爭日本假道入明與朝鮮的應對
評議人:王元周
章宏偉 長崎貿易與中日書籍之路
評議人:何朝暉
劉曉東 萬曆朝鮮戰爭後東亞局勢與明日關係的互映演變
評議人:孫衛國
孫衛國 萬曆朝鮮之役明軍將士群體與指揮體制
評議人:劉曉東
第一場第三組(352 室)
主持人:李慶新 封越健
陳時龍 鐘化民與《聖諭圖解》
評議人:解 揚
解 揚《貞觀政要》與明代經筵
評議人:陳時龍
林存陽 道與民:戴震學術思想的清學特性
評議人:黃 錚
黃 錚 淺議明末清初文人思想中的末世語論及其表述
評議人:林存陽
吳兆豐 明正德年間鎮守中官模範塑造與挫折——以鎮守太監劉璟為中心
評議人:段維聰
段維聰 Confucianism and the Patrimonial/Bureaucratic Contest in Ming China
評議人:吳兆豐
第一場第四組(353 室)
主持人:朱亞非 周文玖
范金民 晚清江南士大夫的致仕生涯——以顧文彬為中心
評議人:馮賢亮
馮賢亮 晚明鄉村士人的科舉生活與社會交往——以魏大中的坐館與舉業為中心
評議人:范金民
趙 毅 武 霞 明代基層士人中的藍袍大王——傳統士人精神的背叛者
評議人:陳寶良
陳寶良 明清幕府人事制度新探——幕賓”“幕友”“師爺為例
評議人:趙 毅
段曉亮 鄭天挺與羅常培的交誼
評議人:朱洪斌
朱洪斌 劉節的大學生活側影及其學術思想之趨向
評議人:段曉亮
茶歇(15:50-16:10

分組報告與討論第二場(16:10-18:00
第二場第一組(127 天挺閣)
主持人:田 澍 彭 勇
張金奎 明中葉錦衣衛新增職能略論
評議人:吳德義
吳大昕 因事繁簡,以供其職——明初雜職衙門設置情況
評議人:翟愛玲
翟愛玲 明代朝廷用人機制與南人北人之爭
評議人:吳大昕
鄒長清 明代庶起士再探
評議人:黃阿明
黃阿明 明初文官考核制度建立新論
評議人:鄒長清
第二場第二組(118 廷黻堂)
主持人:章宏偉、周喜峰
吳德義 在直書與臆想之間:朝鮮實錄對明初魚呂之亂的歷史書寫
評議人:章宏偉
劉建輝 從廣州、上海到日本長崎——清末西學是如何逐步東漸的?
評議人:馬 驪
馬 驪 晚清外交與列強入侵:從不平等條約到清朝滅亡
評議人:劉建輝
李晟文 從《中國近事報導》看清代法國來華耶穌會士李明對儒家思想與文化的認知
評議人:龐乃明
龐乃明 明清中國負面西方印象的初步生成——以明清之際漢語語境中的三個佛郎機國
為中心
評議人:李晟文
第二場第三組(352 室)
主持人:林存陽 陳時龍
何孝榮 明代寺院經濟研究——以南京八大寺公田租稅糾紛與訴訟為中心的考察
評議人:王榮湟
王榮湟 論明清叢林禪堂修行生活制度
評議人:何孝榮

李慶新 明清時期航海針路、更路簿中之海洋信仰
評議人:石野一晴
石野一晴 瓶缽飄然隨處去——“朝聖導遊書所闡明的清代僧侶參學與全國聖地
評議人:李慶新
陳支平 明代關於天妃封號的論辯
評議人:張傳勇
張傳勇 明清城隍神的等級性及其表達
評議人:陳支平
第二場第四組(353 室)
主持人:陳寶良 馮賢亮
鈔曉鴻 景觀的迷失與錯位——基於明清地方誌的分析
評議人:羅曉翔
羅曉翔 鄉土情結與都市依戀:論晚明以降的中國城鄉觀
評議人:鈔曉鴻
卞 利 明代中葉以來徽州總結性文獻的編纂與地域文化認同的強化
評議人:周正慶
周正慶 素馨花與粵人風情
評議人:卞 利
劉祥學 明清時期地方官紳對南方鄉土形象的重塑
評議人:餘新忠
餘新忠 昌化石興起歷史考辨——兼論歷史書寫中的個人情結問題
評議人:劉祥學

9 11 日上午
分組報告與討論第三場(8:00-9:50
第三場第一組(127 天挺閣)
主持人:夏明方 趙中男
金暻綠 明初朱元璋的軍事認知與統治體系的整備
評議人:肖立軍
肖立軍 明代薊鎮參將及路協增設沿革考略——兼談明代九邊等軍鎮設置標誌
評議人:金璟綠
趙樹國 文、武之間:明代巡海副使沿革考論
評議人:吳 滔
吳 滔 軍事資源的再配置:明代永州南境的衛所體制及其轉變
評議人:趙樹國
張 建 八旗漢軍火器營制度考
評議人:沈一民
沈一民 1634 年後金對代北地區的侵擾
評議人:張 建
第三場第二組(118 廷黻堂)
主持人:杜常順 王日根
趙志強 滿洲族稱源自部落名稱——基於《滿文原檔》的考察
評議人:甘德星
張玉興 滿洲漢姓與八旗漢軍辨識
評議人:楊海英
楊海英 遼東佟氏家族由明入清考
評議人:張玉興
甘德星  滿漢文康熙遺詔中的中國觀續論:中國皇帝和大清帝國
評議人:趙志強



 徐泓老師攝

魚宏亮 跨越地理環境之路——以明清時期長城帶為中心的考察
評議人:崔 岩
崔 岩 評歐立德《乾隆帝》
評議人:魚宏亮
第三場第三組(352 室)
主持人:唐立宗 吳 欣
劉鳳雲 蠲免、捐納與康熙朝的地方錢糧虧空
評議人:羅冬陽
羅冬陽 清朝盛世的銀錢兩重構造世界
評議人:劉鳳雲
許 檀 清代河南的禹州商業——兼論禹州藥市的發展脈絡
評議人:張海英
張海英 明清商書中的商業倫理與商人意識
評議人:許 檀
楊國安 清代兩湖地區賦役實征冊籍類別述要
評議人:周 健
周 健 貢賦與市場:清代的漕糧市場化問題
評議人:楊國安
第三場第四組(353 室)
主持人:趙克生 劉仲華
蘆 玲 清代地方戲研究的前沿問題
評議人:吳建華
吳建華 明代蘇州的學術與學風演變
評議人:蘆 玲
何朝暉 明代政書的編刻與流通
評議人:張獻忠
張獻忠 晚明科舉與思想、時政的關係考察——以袁黃科舉經歷為中心
評議人:何朝暉
周文玖 實學思潮與明清之際的史學
評議人:秦 麗
秦 麗 明末將領張春事蹟的傳播與書寫
評議人:周文玖
茶歇(09:50-10:10
分組報告與討論第四場(10:10-12:00)
第四場第一組(127 天挺閣)
主持人:吳 滔 曹江紅
劉文鵬 雍正時期的西北戰爭與軍機處議覆制度的形成
評議人:劉 洋
劉 洋 閣臣差使:清代內閣大學士入值軍機探析
評議人:劉文鵬
趙令志 乾隆初次平准軍需滿文檔案評述
評議人:張 建
薛 剛 清代文官考核積弊探源
評議人:衣長春
衣長春 雍乾嘉時期直隸總督與轄區治理
評議人:薛 剛

第四場第二組(118 廷黻堂)
主持人:楊海英 劉曉東
杜常順 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前期蒙藏民族互動關係與明朝
評議人:周喜峰
周喜峰 論清朝政府對黑龍江地區的行政管理
評議人:杜常順
李仁淵 畬民之間:清代東南山區的族群界線與國家治理
評議人:張振國
張振國 清代邊缺久任與苗疆政治:多重視角的分析——以貴州省文官為中心的探討
評議人:李仁淵
王日根 藍鼎元治台思想與實踐略論
評議人:林延清
林延清 阿桂與伊犁屯田
評議人:王日根

第四場第三組(352 室)
主持人:羅冬陽 楊國安
熊遠報 傳統城市的基本生活用品供應市場——以清代北京居民的用水買賣為中心
評議人:唐立宗
唐立宗 嚴立盜掘之禁:明代頒行礦法條例的歷程觀察
評議人:熊遠報
封越健 清代本地會館舉隅
評議人:吳 欣
吳 欣 南船北馬:清代的大運河交通格局
評議人:封越健
楊峻懿 清末水產知識的傳來與直隸水產講習所的創立
評議人:李小林
李小林 《明史·河渠志》及其黃河篇辨誤
評議人:楊峻懿
第四場第四組(353 室)
主持人:鈔曉鴻 劉祥學
朱亞非 明清時期仕宦家族與基層社會關係探討——以山東地區為例
評議人:王洪兵
王洪兵 清代京畿協同治理模式初探——以順天府四路同知為例
評議人:朱亞非
劉仲華 騎馬抑或坐轎:清代國家制度下的官員出行方式
評議人:趙克生
趙克生 優出常典:明代鄉賢專祠的禮儀邏輯與實踐樣貌
評議人:劉仲華
倪玉平文書治國還是書吏治國——清嘉慶朝王麗南私雕官印案研究
評議人:常建華
常建華 禮物:康熙琺瑯器與皇權
評議人:倪玉平

9 11 日下午
會議地點:西業務樓報告廳
明清史專題演講二(14:00-15:10)
主持兼評議:趙 毅 劉鳳雲
山本英史 溺女與教誨-以中日兩國的殺嬰對策為中心-
朱鴻林 明儒薛侃擬議的揭陽鄉約
湯開建 清順康時期江南省天主教的發展與繁榮:1644-1707——以江南省天主教教堂、
教友數量發展為中心展開
陳 鋒 清代鹽務與造辦處經費、物料來源
黎志剛 張之洞的經世思想和實業政策
明清史專題演講三(15:10-16:30)
主持兼評議:劉石吉 熊遠報
徐 泓 明朝國號大明的緣由及意義
陳秀芬 醫療、法術與性別——試析明代信巫不信醫現象
方志遠知行合一的陽明解讀
王躍生 清代中期不同生命階段夫婦居住方式分析——以乾隆朝刑科題本檔案為基礎
歐立德 大清論大明:《大明太祖高皇帝寶訓》滿譯考察
井上徹 圍繞傳統都市的討論
茶歇(16:30-16:50

閉幕式(16:50-18:00
主持人:余新忠(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
小組彙報(每組 10 分鐘)
第一組:趙樹國
第二組:張振國
第三組:周 健
第四組:羅曉翔
常建華(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致閉幕詞

9 12 日賦歸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甘德星)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民國滿文


朝滅亡後,滿文仍在東北繼續使用.下圖是海拉爾檔案館藏中華民國20 年(1931)滿文檔案. 中華民國, 滿文寫作Dulimbai Irgen Gurun,

此圖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江橋博士提供,此圖又見於其近著御製五體清文鑑研究(北京: 燕山出版社, 2017), 頁5.





-----------------------------------------------------------
江橋,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獻研究室研究員。曾于北京故宮博物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德國科隆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北京中央民族大學、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等地從事清史、滿文研究。著有《會考府考略》(《歷史檔案》1985年第1期)、《論滿語復合謂語、副動詞做狀語及連動式》(《滿語研究》1986年第1期)、《從題本奏折的統計與分析看清代的中央決策》(《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中華書局1986年)、《歐洲圖書館藏漢文(文選)的兩種滿譯本》(與Martin Gimm,《燕京學報》2001年新10期)、《康熙(御制清文鑑)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清代滿蒙漢文詞語音義對照手冊》(中華書局2009年)、《御製五體清文鑑研究》(北京: 燕山出版社 2017)等。




(中正大學滿州研究班甘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