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愛新覺羅後代不懂滿語



在中國大陸《非常記憶:我的大爺溥儀》的電視訪談節目中,愛新覺羅·毓嵐說愛新覺羅四字的意思是金。 其實,金是愛新,滿語aiisin, 是muqôn, 覺羅即gioro, 是xala,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愛新覺羅·毓嵐

愛新覺羅·毓嵐(1948年12月-   ),祖父是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清末攝政王。大伯溥儀,二伯溥傑,溥任是他父親,因此暱稱「皇姪」。

愛新覺羅·載灃

愛新覺羅·毓嵐是滿洲宗室,可是身為宗室,卻連國姓的意義也沒有搞清楚,滿人漢化,於此可見一斑。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甘德星)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嘉慶君‧遊臺灣─清仁宗文物特展




故宮南院於民國104年12月28日開館。嘉慶文物特展乃北院多年前康熙、雍正、乾隆特展的延續。
展期:特別展覽 2016/05/10~ 2016/09/04
陳列室: S101 借展廳


展覽概述

「嘉慶君遊臺灣」是流傳於臺灣中南部地區,一則大眾傳誦、由來已久的民間故事。考之於歷史,嘉慶皇帝無論即位前或登基後,都從未到訪臺灣;但傳說中的嘉慶君在臺遊歷、考察民情、鋤強扶弱,宅心仁厚的形象深植民心,許多名勝古蹟與他遊臺傳說緊密攀連,成為地方上情有獨鍾的傳奇人物。

嘉慶皇帝,是滿族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1711-1799)第十五子,全名愛新覺羅‧ 顒琰(1760-1820),廟號仁宗,諡號睿皇帝,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嘉慶是他的年號。嘉慶親政以前,在帝師們教誨中領悟克勤力學的重要性,培養出勤、儉、仁、慎的品德;他涵養經史、題詩行文的造詣與才華,深獲皇父肯定。親政之後,表面上繼承了乾隆朝長久太平之局,實則內政積弊已深,官僚腐敗, 民情浮動。嘉慶皇帝以儒家理想治國,崇儉黜奢,孜孜求治,整飭貪官,關心民間疾苦,致力匡救時弊。證之史冊,他在位期間,先後平定許多內部動亂,抑制社會危機的蔓延,尤其是他剿滅了海盜蔡牽(1761-1809),維護東南沿岸海防與臺灣的安定;另一方面,他繼續推動乾隆朝的文化事業,整理皇室收藏,編纂官書典籍。嘉慶皇帝的才華與名氣雖被皇父乾隆皇帝掩蓋,然其詩文創作豐富,數量僅次於其父,而創作水平猶勝一籌,堪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二位多產詩人皇帝。

回顧以往舉辦的清代文物展覽,焦點大多集中於清初康熙、雍正與乾隆三帝;相對地,處於歷史轉折關鍵時期的嘉慶皇帝,其事功與藝術文化成就未受到應有的關注。本特展即以嘉慶皇帝一生事跡為主線,歷史上的嘉慶皇帝雖未曾到臺一遊,然而在二百餘年後的今天,除精選院藏嘉慶朝文物外,並結合相關單位與私人收藏,實現嘉慶朝文物一遊臺灣的構想。特展透過「嘉慶皇帝與臺灣」、「嘉慶皇帝其人」、「宮廷收藏與藝術」、「文化事業」與「安內靖亂」五大單元,以臺灣民間傳說中的「嘉慶君遊臺灣」為楔子,透過傳說與史實對話,使民眾重新認識歷史上的嘉慶皇帝,並進一步了解這位以往相對被忽略的清代君王的一生事跡與藝文鑑藏。

單元一 嘉慶皇帝與臺灣

傳說,是歷史文化發展的部分投射,其形成過程又與地域社會與人文活動密切相關,透過說唱與文本方式流傳,反映出特定時空民眾的思想情感、社會狀況,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寶藏。「嘉慶君遊臺灣」傳說,即是其中代表之一,故事廣受臺灣民眾傳頌,透過小說與戲劇形式流傳,至今深植民心。事實上,嘉慶皇帝終其一生並未來過臺灣,然而卻流傳著他來臺遊歷的傳奇。本單元透過戲劇譜曲與文獻資料,以呈現「嘉慶君遊臺灣」故事的面貌,另一方面則對照相關史事,了解故事演變的源流及虛實間的差異。



《嘉慶君遊臺灣》 林文龍先生藏

嘉慶君遊臺灣,是廣泛流傳於臺灣的民間故事,敘述清乾隆朝儲君嘉慶微服遊歷臺灣的事蹟。故事由來已久,涉及臺灣名勝、物產的介紹,其後發展出諸多文本、戲劇、歌曲、電影及電視劇的製作。展出的《嘉慶君遊臺灣》小說,蒐羅民國三十六年(1947)、四十三年(1954)、五十五年(1966)及六十三年(1974)在臺灣各地發行的各種文本。




為原任浙江提督王得祿病故應否與諡請旨事 禮部尚書色克精額等奏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道光二十二年(1842),因英軍入侵而在澎湖駐守的王得祿,積勞病逝於行營。王得祿長年戎伍,即便因病返鄉調養,至鴉片戰爭期間,仍以年邁之軀投身軍務,可謂鞠躬盡瘁。禮部尚書色克精額(1763-1842)奏報請旨應否給予諡號;道光皇帝覽後批示:「照例與諡。」賜予這位戰功彪炳老臣相應的榮耀。


單元二 嘉慶皇帝其人

嘉慶皇帝原名永琰,因乾隆皇帝認為常用的「永」字避諱不便,在宣立他為皇太子時更名「顒琰」。他是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密建為皇儲,五十四年(1789)授封嘉親王,六十年(1795)冊立為皇太子,隔年受禪登基;三年後太上皇乾隆皇帝駕崩,正式親政。本單元展出顒琰阿哥時期、登基繼位以至崩逝各階段相關文獻與文物,藉以了解其進德修業與宮廷生活等情形。




明黃地繡彩雲金龍十二章紋龍袍  清 嘉慶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嘉慶皇帝吉服,俗稱龍袍,宮廷中節慶場合中穿著的禮服。《皇朝禮器圖式》載龍袍形制為:圓領右襟、馬蹄袖,直身袍式,裾四開。袍服為明黃色,紋飾繡以九尊五爪龍紋及雲紋,下接海水江崖紋,下襬為立水紋。清宮服飾制度等級森嚴,唯皇帝龍袍得飾以完整十二章紋樣,共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藻、粉米、火、宗彝」等。本件龍袍繡工精緻,色彩豔麗大方,襯托出嘉慶皇帝尊貴無比的帝王身份。




〈太上皇帝傳位詔書〉 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
嘉慶元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嘉慶皇帝(1760-1820,在位1796-1820),愛新覺羅‧永琰,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母親孝儀純皇后魏佳氏(1727-1775)。乾隆三十八年(1773)永琰十四歲的時候,父皇遵行秘密建儲制度,密定他為儲君。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乾隆皇帝正式對外宣稱其即位之初即曾告天,於年壽八十有五之際將傳位歸政。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皇帝八十五歲將至,為遵守承諾,正式公開早年立永琰為皇儲的密旨,並決定明年正式退位,成為太上皇,同時定次年為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舉行傳位大典。展件〈太上皇帝傳位詔書〉,即當時傳位大典中舉行頒詔儀式公告天下的內容。詔書內容除述及太上皇在位期間的文治武功,並敘明傳位嗣皇帝的緣由,最後是記述乾隆皇帝對這嗣皇帝多年觀察的心得,認為他為人「仁孝端醇,克肩重器」,是最終獲登大位的原因。嘉慶皇帝一生,兢兢守業,勤勉愛民,詔書所示乾隆皇帝晚年對這位十五阿哥的評價,堪稱中肯。




嘉慶皇帝肖像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歷朝皇帝,文學創作不斷,留下豐富的詩文作品,尤以乾隆皇帝詩文寫作最多,數量幾近四萬篇。永琰秉承帝室餘風,依清代皇家教育規制,自幼六歲入學,受業詞臣名師,克勤勵學,其創作詩文數量亦相當可觀,自登基後陸續刊行,包括皇子時期所寫的《味餘書室全集》,自登基後每隔十年出版的《御製文初集》與《二集》;詩作方面,皇子時期集中收錄於《全集》一書,繼位後則每八年出版《御製詩初集》、《二集》與《三集》;另添道光初年整理其去世前的詩文,出版《餘集》一書,終觀一生作品累積至一萬餘篇。

嘉慶皇帝一生仿效其父,創作不斷,寫作內容涵蓋朝政、祭祀、巡幸、農耕、宴賀、軍事、水利、經史藝文與宮苑生活,題材廣泛。然而卻在乾隆皇帝寫作數量耀眼的光芒下,世人往往忽略其文學成就。他的作品,如實紀錄著從治學到論政,從皇室到社會的人文關懷。在部份刊行詩文集首頁中,更描繪出嘉慶皇帝四十至五十六歲肖像,從中將可一睹其中年時期的相貌變化。




清 董誥 畫履端紀麗  紙本設色  嘉慶十一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董誥與父親董邦達(1699-1769)以「大小董」並稱,其畫秉承家學,受到乾隆、嘉慶皇帝的青睞,但不同於父親留下許多尺幅較大的山水立軸,董誥作品多為冊頁,畫題則富吉慶意味,並添配知識性、教育性的內容,如〈綺序舒芳〉冊(III-09)所見繁多的花卉品種,或如此冊於山水中加繪民間風物,頗有以畫執諫的意味。此冊原共十開,應為嘉慶十一年(1806)歲末新春的應景之作。




《欽定秘殿珠林石渠寶笈三編》清嘉慶間內府朱絲欄寫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本書係嘉慶皇帝延續父親乾隆皇帝於乾隆八年(1743)及五十八年(1793)所輯《欽定秘殿珠林石渠寶笈》正、續二編後再輯三編,共因增列內府收藏書畫作品二千餘件,被視為清宮書畫典藏目錄集大成之作。三編成書時間自嘉慶二十一年(1816)閏六月諭令編輯,費時一年四個月告竣。全書體例、內容均延續乾隆朝,清楚體現嘉慶皇帝欲藉《三編》承續父親在宮廷典藏文化上的偉大成就,並期許肩負承先啟後的聖君角色。


單元三 宮廷收藏與藝術

嘉慶朝的宮廷收藏與藝術,無可避免地受到乾隆朝文物的影響,不但當朝書畫、器物製作可見前朝風格、樣式與圖案的延續,即便在古物鑑藏與整理方面亦踵繼清高宗作為。然而在這個大清皇室收藏大業拼上最後一塊版圖的時代,面對前朝繽紛絢麗的藝術成就時,透過書畫、百什件、玉器、瓷器等特定製作類型的揀擇,重新界定了宮廷收藏與藝術的特色與目標。嘉慶朝君臣極具意識地降低吟詠玩味時的逸樂色彩,進取並期待宮廷藝術更緊密貼切地展露君王孜孜求治的決心,正就是:所寶惟賢 、所其無逸。



畫山水  唐 楊昇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所用絹地甚粗,山石的造型與院藏傳張僧繇(活動於六世紀上半)〈雪山紅樹圖〉相似,都作對稱的圓弧形或古拙的錐形。兼用勾勒與青綠重設色法,樹石、屋宇格式化,富於裝飾性。卷後題跋將此歸為唐代畫家楊昇的「抹(沒)骨法」的表現。在晚明以前畫史記載中,唐代畫家楊昇與南朝梁畫家張僧繇一樣,都是擅長人物或肖像的畫家,直到晚明才出現「沒骨山水」的記載,為晚明畫家對早期山水的揣摩之作。從卷上嘉慶內府鑑藏印與陳淮收藏印記判斷,應為陳氏抄家之物。




畫賞葉瑤精  清 馮寧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馮寧,生卒年不詳,為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時召入宮中之畫家,據說後改名為馮祥。此幅描繪嘉慶九年(1804)吉林將軍所獻白鷹,仍署馮寧。查嘉慶十一年(1806)以後《活計檔》唯有馮祥之名,推測約更名於嘉慶十年(1805)。畫中白鷹羽翼與鷹架的描繪細緻精美,可見受到清宮西洋技法的影響,嘗試表現禽鳥羽翼軀幹的光澤與立體感。馮寧應是利用宮中所存畫稿模仿學習,延續乾隆朝創建的宮廷白鷹圖傳統。不過,嘉慶朝似有意限制此類畫作規模,僅以大冊頁形式呈現。


單元四 文化事業

嘉慶皇帝,延續乾隆時期皇室典籍文物的整理與出版,就文化意涵來看,是完成皇父未完成的工作,但嘉慶則使其更趨系統化,把闕遺的收集得更為完備;就政治層面觀之,無疑在宣示其傳承繼統的法理性。其中《石渠寶笈》與《祕殿珠林》的整理,彰顯其對書畫、佛經等藝術品的持續擴增;而《天祿琳琅》後編的纂輯與《宛委別藏》的蒐藏,同樣也是在承續乾隆朝基礎上完成的。另一方面,嘉慶皇帝也非僅僅著力於補遺前朝的闕漏,其新增刊行者亦復不少,諸如《欽定全唐文》、《欽定熙朝雅頌集》、《欽定大清會典圖》等書,從文學到國家典制,皆顯示嘉慶一朝在文化政策上的創新。本單元精選嘉慶朝皇室典籍之代表作品,使觀眾了解從乾隆到嘉慶朝文化編纂事業延續與開拓的面貌。



《欽定熙朝雅頌集》清鐵保等奉敕編 清嘉慶九年武英殿刊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本集是清代第一部旗人詩歌總集,由山東巡撫鐵保(1752-1824)負責編纂。全書計一百三十四卷,收錄清初至嘉慶初年滿族宗室王公及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旗人五百餘名,計六千餘首詩作的巨著。每名詩人皆有簡短介紹,若干詩作更附記詩評,具體呈現清代中葉八旗文學全盛時期的重要官方刊物。此書完成於嘉慶九年(1804),嘉慶皇帝並親自撰序賜名,刊行後頒賜群臣。從中突顯嘉慶皇帝以文治國,提倡八旗文風的表徵。

然而,表彰旗人文學創作,鼓勵旗人撰寫詩歌,是與清代歷朝一直強調維持旗人國語騎射民族傳統背道而馳。惟至清代中葉,旗人漢化日深,滿漢文化交融,嘉慶皇帝深知滿族漢化已是無法逆轉的現象。書中序言即指出:「夫開創之時,武功赫奕;守成之世,文教振興。雖吟詠詞章,非本朝之所尚,而發抒心志,亦盛世之應存。」由此,在繼續提倡旗人國語騎射之餘,嘉慶皇帝認為文學詞章是一代盛世,透過鼓勵旗人文學創作,藉以端正其心,淨化旗人腐朽生活,是扭正八旗道德敗壞的一種文化策略。



《欽定全唐文》清董誥等奉敕編 清嘉慶年間武英殿刊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全唐文》,是嘉慶皇帝繼皇祖康熙皇帝輯《全唐詩》之後,下令百餘名翰林學士編纂的一部唐人文章總集。其收錄文章之多,作者之眾,遠邁於前人所輯有關唐人文獻典籍。《全唐文》的編纂始於嘉慶十三年(1808),朝廷特設文穎館負責,經七年編纂告竣,全書一千卷,收錄文章八千四百餘篇。書中嘉慶皇帝特撰序文,強調國家當以文化建設與社會教化為基礎,借由弘揚大唐文化,以文輔政,重新建 構大清文風尚古、質樸純厚的氣息。

嘉慶十九年(1814),全書編纂完竣後,嘉慶皇帝命人將書送交兩淮鹽政阿克當阿(1755-1822)主持刊印工作。阿克當阿,字厚菴,滿洲正白旗人,其致力推動地方文化事業,並編纂《重修揚州府志》。阿克當阿接奉朝廷命令,隨即延聘江南著名文人與優秀刻工進行校刊雕板工作,二年餘時間即完成此一煌煌巨籍,奏摺為阿克當阿奏報接奉交辦事情的處理經過。


單元五 安內靖亂

嘉慶一朝,是清代歷史上由盛轉衰的關鍵時期,然而王朝危機早在乾隆晚期即已種下。吏治敗壞,民變蜂起,海寇猖獗,河道潰決,以及西藏政教事務的變化,都是嘉慶皇帝必須克服的難題。嘉慶皇帝親政以後,孜孜求治,展現了一番作為:如剷除和珅,整飭吏治,嚴懲貪官;平定白蓮教、苗亂,剿撫並施;打造同安船,起用能員幹將,剿滅蔡牽等海盜;治理河務,則增加經費、加強實際修繕效益,以解決河患;對西藏事務,則堅持維護朝廷管理主權。因此嘉慶年間,雖然政治與社會危機不斷,但嘉慶皇帝積極勤勉,經過上述作為,正面發揮了振衰救弊的成果。本單元從嘉慶皇帝的治理政策出發,透過文獻檔案,讓民眾重新認識嘉慶皇帝在位時的功績。




題戒石銘 清仁宗撰,《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五  清嘉慶八年內府烏絲欄寫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太上皇乾隆皇帝崩逝於嘉慶四年(1799)正月,隨著嘉慶皇帝親政,首要目標為誅除大貪官和珅。和珅(1750-1799),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生員出身。由於深獲乾隆皇帝賞識,平步青雲,權傾朝野。任內排除異己,招權納賄,家貲甚豐。此詩作於嘉慶四年(1799)正月,正是嘉慶皇帝親政伊始,即著手懲治和珅,對外宣告其不法罪名二十款,抓拿下獄,賜令自盡,查抄家產的背景下寫成。

詩中「窮黎雖易虐,皇天本無親」,為嘉慶皇帝引用黃庭堅(1045-1105)〈戒石銘〉摘自五代後蜀君主孟昶(919-965)所撰〈頒令箴〉中「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而來,具體表達對貪官污吏枉法巧取、聚斂百姓財富的不滿。




為殲除海洋積年首逆蔡牽恭摺馳奏叩賀天喜事 署閩浙總督張師誠、福建提督王得祿、浙江提督邱良功奏  嘉慶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蔡牽是活躍於浙閩粵三省沿海的海盜頭子,他意圖佔領臺灣,甚至殺害了追捕他的浙江提督李長庚,故朝廷君臣認其「罪大惡極,實堪髮指,該逆一日不除,海洋一日不靖」。嘉慶十四年(1809)八月二十六日,蔡牽被清軍將領王得祿(1770-1842)和邱良功(1769-1817)等率兵追擊,在清軍不斷地迫近追擊中,他仍做困獸之鬥。因船上鉛子殆盡,故以番銀代替,連水師宿將王得祿的右額角亦被番銀擊中。王得祿隨後令火攻蔡牽座船,又以自己的座船撞斷蔡牽船舵,蔡牽與妻子皆落海捲沒,一代海上梟雄消失無蹤,嘉慶皇帝也消除了臺灣沿海的最大亂源。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安遠廟啟示錄


大中華:想像的共同體 


2011年7 月趁到北京開會之便,到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八廟一遊。外八廟中的安遠廟,建於乾隆29年(1764年),由於其形制上仿造新疆伊犁河畔的固爾扎غۇلجا廟,故又稱「伊犁廟」。


安遠廟正門

廟的售票處在正門右邊的門洞中,售票窗口的玻璃窗上貼有一告示,其發佈日期是2010年5月1日,告示上有小字一行,標明所謂的國內範圍(含港、澳、台地區),可見現代中國大一統思維之無不遍在。


立此存照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甘德星)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A World Trimmed with Fur





A World Trimmed with Fur: Wild Things, Pristine Places, and the Natural Fringes of Qing RuleAuthor: Jonathan Schlesinger
Hardcover: 272 pages
Publish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ecember 21, 2016)
ISBN-10: 0804799962
ISBN-13: 978-0804799966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booming demand for natural resources transformed China and its frontiers. Historians of China have described this process in stark terms: pristine borderlands became breadbaskets. Yet Manchu and Mongolian archives reveal a different story. Well before homesteaders arrived, wild objects from the far north became part of elite fashion, and unprecedented consumption had exhausted the region's most precious resources.

In A World Trimmed with Fur, Jonathan Schlesinger uses these diverse archives to reveal how Qing rule witnessed not the destruction of unspoiled environments, but their invention. Qing frontiers were never pristin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pearlers had stripped riverbeds of mussels, mushroom pickers had uprooted the steppe, and fur-bearing animals had disappeared from the forest. In response, the court turned to "purification;" it registered and arrested poachers, reformed territorial rule, and redefined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ristine and the corrupted. Schlesinger's resulting analysis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the global invention of nature.


Reviews
"Schlesinger has written a tremendously important book. Through rigorous multi-archival and multi-lingual research, he brings the most valuable perspectives from the "New Qing History" into dialogue with scholarship on late imperial Chinese environmental history, thereby enrich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both fields. This is scholarship of the highest order."—Micah Muscolino, Oxford University

"Schlesinger offers many refreshing surprises as he punctures the idea of Manchuria as the Qing's last pristine wilderness. By showing just how disastrous th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could b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Manchu identity, he demonstrates the relevance of the Qing for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in our own world."—Timothy Brook,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bout the Author  
Jonathan Schlesinger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Indiana University.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清代西藏地方檔案文獻選編



者:西藏檔案館 編譯
社:中國藏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 - 12
I S B N9787802536760



詳細描述:

西藏檔案館藏清代檔案數量龐大、內容豐富,是我國少數民族檔案之最。本書是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檔案叢刊之一,選編了西藏地方歷史檔案中西藏地方在清代中央政府統治下政治制度、行政管理、經濟貿易等諸方面內容,既有藏文檔案(凡入編檔案皆有漢譯對照)又有藏漢合璧之原檔影印件,總計1522件。煌煌大觀充分反映了國家之大一統尤其是西藏地方與中央政權的關係,入編檔案都屬首次披露,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參考價值。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清代滿族家譜選輯》







作者: 何曉芳
出版社: 遼寧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 2016-3
定價: 880
裝幀: 精裝
叢書: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
ISBN: 9787549712830


內容簡介
《清代滿族家譜選輯》(上、下卷)將保留於民間的滿族家譜作為收集整理對象,共計選錄106份。所收錄的滿族家譜記載了有關滿族姓氏、遷徙、人口、土地、風俗等方面的珍貴材料。全書所收錄的家譜主要有滿洲, 蒙古、漢軍八旗和及其他少數民族旗人。

《清代滿族家譜選輯》的整理出版對滿族歷史源流、遷徙、分佈具參考價值。以滿族祭祀為例,全書所收錄的滿族家譜不同程度地記載了祭祀程式、儀節、器物準備、製作、擺放說明等等,圖文並茂,解釋詳盡。在祭祀儀式過程中出現的跳薩滿、薩滿神諭或薩滿神歌,都是珍貴的民族學研究資料。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清代察合台文文獻譯注》






作者:苗普生 譯注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
出版年: 2013-12
定價: 190元
裝幀: 精裝
叢書: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
ISBN: 9787228169580


內容簡介

本書將原文為察合台文或波斯文的五種少數民族文字文獻《編年史》、《和卓傳》、《大和卓傳》、《伊米德史》、《塔蘭奇史》作了詳細的譯注,對研究16世紀至20世紀初的新疆歷史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


總目錄

1。編年史
目錄
導論
正文

2。和卓傳
導論
正文
附:大和卓傳(正文)

3。伊米德史
目錄
導論
序言
第一部
第二部
後記
4。塔蘭奇史
目錄
導論
正文
5。索引
6。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