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康熙廢太子胤礽讀音考



胤礽,康熙14年立為皇太子, 47年及51年兩度被廢。後為避其弟雍正諱,改名允礽。 


胤礽滿文作In Ceng,允礽則作Yôn Ceng。莊吉發教授以為礽字,「必須對照滿文,始能正確的讀出」其音,即ceng。見滿文史料與雍正朝的歷史研究‧摘要〉,《兩岸故宮第一屆學術研討會:為君難-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時代》(國立故宮博物院,2009), 及同論文集,頁242; 全文又見《清史論集》(20)。





其實,「礽」漢字音仍,即應讀作réng《康熙字典》曰:【廣韻】如乗切【集韻】如蒸切,𠀤音仍;【玉篇】福也。又就也。亦作仍。(見下圖);與滿文 ceng 無對音關係。

滿人入關前即開始漢化,入關後漢化更日漸加深。胤礽之名是先有漢文,復有滿文。從康熙其他皇子之名首字皆按胤字、次字皆以衤字偏旁排輩可知,如皇長子名胤禔、皇四子名胤禛、皇十四子名胤禎等等。若先有滿文之ceng,則大可直接用成、承、誠等字對音,而不致滿漢文讀音不一。

胤礽的滿文對音所以不寫作 reng 是因為滿洲人不能發 字首的r,否則必得寫作ereng,以利發音,俄羅斯之寫作oros即其例也,故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字音、字形相近的ceng代替。

總之,礽字漢文讀作reng ,不讀作ceng。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甘德星)



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俄國通古斯語辭典系列(3): 鄂溫克語


鄂溫克─俄語辭典






Vasilevic, G.M.:
Evenkijsko-Russkij slovar'.
Moskva 1958.
802 pages, and from p.639: Grammaticeskij ocerk evenkijskogo jazyka





Boldyrev, B.V.:
Evenkijsko-Russkij slovar'. 1.2.
Evedy-Lucady tureruk.  .
Novosibirsk 2000.
1. 502 pages
2. 482 pages, and from p.426- grammar and glossary



俄語鄂溫克辭典






Cincius, V.I., Rises, L.D.:
Russko-Evenskij slovar'.
Moskva 1952.
777pages and from p.695: Kratkj ocerk grammatiki evenskogo (lamutskogo) jazyka


(Photos by Hui Lie, Universität Göttingen)


延伸閱讀:
俄國通古斯語辭典系列 (2):赫哲語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作者:劉風雲
 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
版次:2014年6月第1版
頁數:320
印刷時間:2014年6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099-0532-6



編輯推薦

  該書首次向讀者展示了彌為珍貴且難得一見的康雍乾三帝手跡,對康雍乾三帝治國理政進行了最權威的解讀。在書中,可以看到康雍乾三帝是如何選官用人、駕馭官員、瞭解民情、掌控地方,對當今行政管理具有資鑒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著名清史專家劉鳳雲編著,在康雍乾三帝上萬條朱批中精選出116條,從“講官德”“重才能”“崇實政”“識大體”“樹模範”“加勖勉”“懲貪腐”七個方面,對康雍乾三帝的用人治吏思想進行詮釋。無論是“做官之要,莫過公正清廉”的諄諄告誡,還是“凡有才具之人,當惜之教之”的愛才情懷;無論是“自古聖賢之治,皆尚實政,最惡虛名”的務實精神,還是“封疆大臣,以察吏安民為第一要務”的大局意識;無論是“當體朕心以為心,共同黽勉”的君臣同心,還是“貪官之罪,斷不可寬”的反腐決心,這些用人治吏思想雖出自滿清的三位帝王,卻也是我國兩千多年吏治思想的濃縮和精華,對當今各級領導幹部做好選人用人工作,頗具借鑒意義。

  該書語言生動活潑、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大家寫給大眾的書。在書中你會發現,曹寅、年羹堯、李衛等被影視作品戲說的歷史人物,在現實中是如何向皇帝彙報工作,皇帝又是如何訓喻他們做人做事;你還會發現,康熙帝的批語是那麼溫和寬仁,而雍正帝訓斥封疆大吏是如此的痛快淋漓。君臣間的關係、皇帝的個性都在這種缺乏掩飾的私人信件——朱批中真情地流露出來。書中一百餘張的朱批原圖,直接將康雍乾三帝的墨寶展示出來,不但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而且讓人驚歎三位帝王的書法藝術,可謂是一次書法的饕餮大餐。

  

目 錄

  引 言

  第一章 講官德  “做官之要,莫過公正清廉”

  第二章 重才能  “凡有才具之人,當惜之教之”

  第三章 崇實政  “自古聖賢之治,皆尚實政,最惡虛名”

  第四章 識大體  “封疆大臣,以察吏安民為第一要務”

  第五章 樹模範  “若各省督撫皆能如田文鏡、鄂爾泰則天下允稱大治矣”

  第六章 加勖勉  “當體朕心以為心,共同黽勉”

  第七章 懲貪腐  “貪官之罪,斷不可寬”




內文:
  雍正批:朕從來用人,只論人才,原未科定條例。若材優合例者,上也;材優不合例者,中也;若人劣而不合例,豈可乎?不但用非其人,乃開汝等督撫自作威福之權矣。更不可也。觀汝此奏,未悉朕旨,複批諭知之。

  【釋讀】:雍正十年,山西巡撫石麟保舉武職官員,被兵部駁回,雍正帝也以保舉官員中才能平常者居多,傳旨申飭。於是,石麟向皇帝解釋,說自己很難找到符合條例的人才,選人甚難。雍正帝則告訴他:我用人,只用可堪勝任的人才,而非是否合例的人才。雍正帝以石麟未能領會自己的用人原則而再度曉諭他,旨在鼓勵地方督撫破格使用人才,同時也警告他們不得濫用私人。

  清代國家選用官員有一套系統而嚴格的制度,稱“銓選則例”,也就是此處所言條例。但有時候,按條例選拔的官員未必能勝任相關職位,而勝任某職的人才又未必符合條例,這也是古代國家用人上的一個無法破解的悖論。在雍正帝看來,才能是第一位的,合不合例是次要的,畢竟條例是可以變通的。所以他說,在用人上,有才又合例者最好,有才不合例者尚可,無才又不合例者,便是督撫徇私用人,絕不可行。

  雍正帝鼓勵破格使用人才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雍正六年四月,浙江總督李衛奏報下屬某知縣患病,請照例勒令休致,但雍正帝批示,不必非要這樣,如果該官員只是一時患病,而平時居官好,于地方有益,應該給予病假,痊癒之後回任。命曉諭各省督撫知之。六年五月,山西太原總兵官奏報所屬官員年老,應按規定令其退休,雍正帝批示,只要該官員精力充沛,不必按規定年齡退休。


作者簡介
  劉鳳雲,哈爾濱市人,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從事清代政治史研究,主持承擔國家清史工程項目《傳記•康熙朝上》、國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重大科研項目,著有多部學術著作,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