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劉小萌: 愛新覺羅家族史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55226
出版時間:2015-03-01
頁數:419
價格:¥66.90

近二十年來,有關愛新覺羅家族史的各種撰著,包括回憶自傳,以及影視作品不斷問世,推陳出新,但因題材所限,它們所能提供的多是有關這一家族的某個歷史片斷或剖面,其中以訛傳訛、恣意曲解者即所謂“戲說”者亦在所難免。《愛新覺羅家族史》之目的,則是發揚史學著作之特長,將愛新覺羅家族飽經滄桑的一部興衰歷史,放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加以考察,進而為它的發展勾勒出一個比較完整清晰的輪廓,並從中得出一些基本的認識。


內容簡介
愛新覺羅家族歷史悠久,被清朝尊為肇祖原皇帝的孟特穆(猛哥帖木兒)自明朝初葉已見諸史籍。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清朝的前身——後金國,標誌著愛新覺羅家族登上歷史的舞臺。從1644年(清順治元年)清朝入關,君臨天下,迄至末代皇帝溥儀于1911年(宣統三年)退位,該家族統治中國長達268年之久。劉小萌編著的這本《愛新覺羅家族史》將愛新覺羅家族飽經滄桑的一部興衰史,放在特定社會環境下加以考察,並為其發展勾勒出一個大體清晰的輪廓。全書九卷,時間起自元末明初,迄於20世紀末,重點在有清一代。按照歷史的發展,分階段闡述該家族的變遷。其中,重要人物的活動,重要事件的影響,家族制度的興衰,族內關係的演變,是貫穿始終又相互交織的幾條線索。


目錄
概說
第一章 歷史之謎
一 發祥地之謎
二 姓氏之謎

第二章 創業開國
一 “山河啟帝基”
二 效力元勳
三 金國顯貴

第三章 恢宏帝業
一 廢除“共治國政”
二 宗室貴族的形成
三 佐命諸王
四 諸王爭權

第四章 “天下第一家”
一 底定江山
二 優遇宗親
三 再起內爭

第五章 盛世天潢
一 文治武功
二 秘密立儲
三 削弱宗藩
四 日尚儒雅
五 濡染漢習

第六章 皇族制度
一 宗室等級
二 教育制度
三 土地制度
四 皇族事務
五 王府管理

第七章 告別輝煌
一 “玩家”種種
二 貴族的腐朽
三 諸制廢弛
四 生計問題

第八章 “盛筵必散”
一 清季宗藩
二 時窮節乃見
三 王朝末日

第九章 坎坷之途
一 自食其力的轉變
二 小朝廷的覆亡
三 舊貴族的沒落
四 復辟夢的破滅
五 爭取平等的呼聲
六 尾聲

附錄一 表
1.清朝紀年表
2.宗室貴族封爵表
3.宗室王公俸銀俸米額數表
4.宗室貴族妻女封爵表
5.宗室王公封爵之女與女婿之俸銀俸米表
6.皇子分封撥給佐領莊園戶丁表(康熙朝)
7.旗族關係表
8.八旗宗室、覺羅佐領統計表
9.八旗宗室族長學長統計表
10.八旗近支宗室學長統計表
11.左右翼近支族長遠支總族長銜名表
12.京城王公府第表
附錄二 大事記
附錄三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作者簡介
劉小萌,1952年生於北京。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顧問。著有《清代北京旗人社會 》、《滿族的部落與國家》(第二、三版《滿族從部落到國家的發展》)、《愛新覺羅家族全史》、《滿族的社會與生活》(論文集)、《清通鑒·前編》、《胥吏》、《正說清朝十二王》、《八旗子弟》(插圖本《清代八旗子弟》);《中國知青史——大潮》、《中國知青口述史》。合著《知青事典》、《薩滿教與東北民族》、《中國民族史概要》、《中國通史》第11冊等。主編《世紀存疑——歷史考古卷》。


────────────────
精彩書摘

  滿洲人早期信仰薩滿教,是一種原始多神教信仰。他們認為萬物有靈,因此不但對天、地頂禮膜拜,而且把與自己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一些動物、植物也奉若神明,同時還供奉祖先為神。“薩滿”則是有關宗教活動的主持人,是溝通人與神的信使,其實也就是民間習稱的“巫”,或叫“跳大神”的。
  具體就愛新覺羅家族而言,有關神鵲、七星的崇拜,是其信仰中最古老的成分。愛新覺羅氏的始祖傳說,說的是天女佛古倫吞食神鵲銜來的朱果,而誕育始祖布庫裏雍順的故事。清代官書《滿洲實錄》卷一又記,布庫裏雍順身後數世,有名樊察者,幸得神鵲搭救,始得逃生。於是從此以後,“滿洲後世子孫,俱以鵲為神(滿文體寫為‘祖’),故不加害”云云。而昔年廣泛傳佈於滿族民間的“烏鴉救駕”(駕,系指清太祖努爾哈赤)一類膾炙人口的傳說,當是樊察傳說的翻版。只不過,由烏鴉取代喜鵲,充當救命恩主的角色。愛新覺羅先世對神鵲的情感自然非同尋常,突出表現在祭神竿儀式中。祭神祭天均有享鵲的肉,“故祭神時必飼之,每一置食,烏及鵲必即來共食,鷹鸛從未敢下,是一奇也。過去的瀋陽八景中,就有“宮殿群鴉”一景,直到清季,每到二八月,要在盛京宮殿西偏的空地上撒糧以飼鴉。烏鴉群集,年久成習,每晚集聚,竟成一景。
  祭星也是信仰的重要內容。這裏所說的星,不是滿天數不清的繁星,而是專指北斗七星,滿語稱之為“那丹(七)烏斯哈(星)”。祭星,多於月落以後夕祭時舉行,即所謂“背燈祭”。其時將燈燭熄滅,萬籟俱寂,繁星當空,頗有一種神秘色彩。祭星是滿洲人薩滿教信仰中古老觀念之一,早在15世紀,朝鮮人就記載過建州女真的祭星習俗。當時尚無經常、固定的祭星儀式,只在消災祛病時採用。到清太宗皇太極時,有關祭星的記載,仍主要是與占卜、除祟等巫術活動聯繫在一起。崇德七年(1642),多羅安平貝勒杜度病篤時,其福晉因病由氣郁,招巫人(薩滿)荊古達至家祈禱。荊古達“剪紙作九人,同太監捧至北斗下,半焚半埋之”。剪紙人是薩滿醫病時所行巫術,參照《清文鑒》卷一三的釋義,可知祭星禳災的過程大致是:先由薩滿剪成紙人若干張掛起來,然後對七星祈禱,旨在嫁禍於紙人。剪紙人可能是明末才由遼東傳人的漢地巫術,而對七星的祭祀卻古已有之。七星在夜幕下永不隕落的自然景觀,在原始初民心目中產生了強烈印象。愛新覺羅氏薩滿教中的祭星,後來發展為一套完整固定的程式。古樸的七星神也向人格化轉化。清人關後宮廷祭祀諸神中,有所謂“那丹岱琿”,或稱“那丹岱瑚裏”,通譯作“七仙女”,也就是七星神的變體。
  清太祖努爾哈赤時代,立神竿(源於對神樹的崇拜)祭天,舉凡用兵及國中大事必祭,是信仰薩滿教的一種表現。平日在家供“祖宗(神)板”,院中豎“索羅竿”(神竿),祭祀時請薩滿跳神。不過,由於受到漢文化和蒙古文化的薰陶,信仰體系也相當駁雜。天命元年(1616),努爾哈赤稱汗立國初,就在赫圖阿拉城東山頂上建造了佛寺、玉皇廟和十王殿等,號稱七大廟。愛新覺羅氏在祭祀天、地、山、禽、獸的同時,還崇拜關帝、觀音、佛祖。據說,努爾哈赤平時家居常常“手持念珠而數”,言語間常稱“我佛”如何如何。又說明他們對蒙、漢等民族廣為篤信的佛教、道教不僅不陌生,反而被逐步涵濡。
  薩滿教原始多神教的性質,決定了它無力排拒外來一神教的衝擊。特別是當努爾哈赤揮師西進,先後攻佔了明朝在遼東的重鎮瀋陽和遼陽以後,固有的與漁獵經濟及氏族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薩滿教信仰,益發難以滿足急劇變革的社會需要了。何況它根本征服不了有著悠久文化的漢民族以及早已皈依喇嘛教(黃教)的蒙古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