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8日 星期一

愛新覺羅.瀛生的滿洲認同



愛新覺羅瀛生(2006年)



身體、語言、族群特質:

愛新覺羅.瀛生的滿洲認同研究[1]



摘要

文擬以愛新覺羅瀛生為例,探討身體、語言、族群特質三者之間的關係。瀛生雖屬天潢貴冑,但他原來並沒有特別在意他的滿洲背景,因此他從童年時朦朧的歸屬感至後來堅定認同於滿族的個人體驗,乃探討身份認同的絕佳例子。從其名字可見,瀛生生於日本。他十二歲時,才「來到」中國。經過王府的「規訓」,其「身體」逐漸滿洲化。滿文便是他住進王府以後才學的。他一生致力於推廣滿文,不但出版多本與滿洲語言有關的書籍,更積極投入滿文教學。不過,最令人驚訝的是,在強調自己是滿族的同時,瀛生晚年又自認是宋室趙氏之後。他的這個「金趙説」應是滿人在近代的排滿氣氛中,將流傳已久的掌故轉化為歷史事實的附會之說,其目的在表明滿漢同源,以合理化其身份轉向。瀛生這種同時認同於兩個互為表裡的並列族群,或可稱之為「包孕認同」。對失根的滿族而言,這種認同是滿人在尷尬的漢化過程中所採取的權宜之計。不過,滿人由於漢化過深,已變成一「虛擬」族群,其最終似亦難逃消融於「中華民族」中的宿命。


一、前言
二、「身體」的「滿洲化」:郡王府的「規訓」
三、「身體」的銘寫:滿洲語文
四、滿洲著作與族群認同
五、認同的動機
六、認同與「身體」實踐
七、「身體」的「國家化」:去滿洲中心
八、結語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甘德星)



[1]全文刊登於《中國邊政》第216 (2018):57-124




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清朝史的基本特徵再探究——以對北美〈新清史〉觀點的反思為中心》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較為系統地梳理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北美地區出現的“新清史”學派的知識背景,進而將其學術觀點概括為“同君聯合體理論”、“時性君說”、“族性的晚生理論”、“帝國的疆域擴張說”、“清朝統治的東北本位主義”等五大基本命題,再結合對相關史實的深入辨析,對它們採取各個擊破的剖析方式,論證它們在史實上全無成立的餘地,純屬國外學者為了迎合某種錯誤思想,曲解我國歷史而杜撰出來的不實之說,從而在結論部分調指出正是緣於上有以漢制為突出特點的官僚制度的大聯結整合功能,下有底層各族之間在長期歷史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兩個離不開”,從而才把內地和邊疆維繫塑造成一個不可分割的血肉整體,這也促使在清朝統治結束以後的和時代下,清帝國原有邊疆的大部分地域依然能夠順利自然地轉化為現代中國的有機組成部分。


目錄
序言 對“新清史”學派的幾點基本勾勒
第一章 北美“新清史”研究興起的學科背景及其學風
第一節 “新清史”崛起前的學術背景:“舊清史”研究的一度輝煌和旋即衰落
第二節 內亞史的知識一立場就與“漢化論”截然對立和衝突嗎?——來自伯希和等學者的反證
第三節 並非上游——北美“新清史”學派在國際滿學界所處的位置
第二章 “新清史”學者構建的歷史命題平議——從族性晚生論到東北亞本位論
第一節 “新清史”究竟“新”在何處
第二節 試析《兩個佟氏》所建構的歷史敍事及其謬誤
第三節 試析《清朝始祖神話序論》所建構的歷史敍事及其謬誤
第四節 柯嬌燕對《滿洲源流考》的誤讀與其構建的學術命題之間的關聯
第五節 柯嬌燕臆造的漢軍旗人的錯誤敍事與其學術命題的關係
本章結語
第三章 君權總是選擇特定的語言來發聲——對“共時性君權”理論的反思與批評
第一節 清朝官修辭書中“君部”所見君主稱謂的排序先後問題
第二節 論“皇帝”(huwangdi)在清朝君權中地位上升的歷史過程
第三節 文殊菩薩和轉輪王為何會在“禦制”類辭書的君主名稱中雙雙缺席
第四節 清朝君主的終極政治理想是“合璧”還是“同文”
本章結語
第四章 如何從非漢文史料的角度回應”新清史“學派”
第一節 從滿文史料中所見的”中國“看清朝與中國的同一性
第二節 對清代蒙古缺乏”中國(dumdadu ulus)意識的反證
第三節 中亞非漢文文獻裏指代“中國”的兩大名稱:秦一契丹
第四節 論察合台汗國時代以來作為“契丹”(中國)組成部分的天山北路
第五節 論準噶爾汗國時期作為”契丹一秦“組成部分的天山北路一帶
本章結語:非漢文史料的引入在跨國界學術批評中的作用何在
結語 從學術與政治的交集看“新清史”學者的意識形態傾向


 
作者簡介
鍾焓,男,漢族,籍貫重慶,1976年生。1994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系(今考古文博學院),相繼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2002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族系專門史方向,2005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同年起就職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現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主要從事北方民族史和 中國古代史的教學與研究,已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有《遼代東西交通路線的的走向——以可敦墓地望研究為中心》(《歷史研究》2014年04期)、《失敗的僭偽者與成功的開國之君——以三位北族人物傳奇性事蹟為中心》(《歷史研究》2012年04期)、《﹤心史·大義略敘﹥成書時代新考》(《中國史研究》2007年01期)、《安祿山等雜胡的內亞文化背景——兼論粟特人的“內亞化”問題》(《中國史研究》2005年01期)等。


故宮博物院藏版清乾隆滿文大藏經(全109冊)






作者故宮博物院編
出版社: 故宮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2
頁數: 6098
定價: 160000
裝幀: 精裝
ISBN: 9787513408547

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一史館13萬餘件滿文朱批奏摺資料庫將上線,使用方法搶先看

「滿文輸入通」和「滿文識別通」的滿文電腦字美觀自然。但二「通」除常用滿文字外,對阿禮嘎禮字和老滿文都不能辨識,希望「一檔館」日後能再接再勵,增大辨識功能,這對研究入關前史和滿文大藏經將大有助益。(甘德星附識)
───────────────────────


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以下簡稱“一史館”)在“改革開放四十年滿文檔案工作回顧與展望”座談會上正式發佈了“滿文輸入通”“滿文識別通”軟體及“滿文朱批奏摺全文檢索資料庫”。這是國內少數民族手寫體文字圖像電腦識別的首次成功應用。


“滿文識別通”
專家首先演示了“滿文識別通”軟體,它的功能是將滿文檔案的圖像資訊通過識別技術轉換成可編輯檢索的文本資訊。軟體介面如下:


介面可同時顯示滿文檔案原圖、滿文標準字體或滿文轉寫字母,便於校對。上圖演示以滿文朱批為例,左邊是檔案的檔案名,淡黃色背景為檔案圖像,右邊的拉丁字母是識別結果。

在實際操作中,大批量資料加工在後臺進行,由機器操作,而具有滿文專業技能的人均可以參與校對,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滿文人才稀缺的壓力。

據介紹,這一系統的滿文行書識別率86.6%,滿文楷書識別率95.1%,處於國內外行業領先地位。同時軟體可以實現機器學習、迭代更新,隨著樣本庫的增加,識別率逐步提升。它的單機識別速度達到每小時625畫幅,相較於純人工每人每小時大約4畫幅的速度,效率顯著提高。此外,軟體易操作、相容性強,基於微軟系統開發,對軟體和硬體環境要求不高,便於推廣使用。


“滿文輸入通”
“滿文輸入通”軟體包括滿文輸入法、滿文字形檔、拉丁字母與滿文相互轉換軟體。

其中滿文字形檔包含了團隊最新設計的幾種滿文字體,這些字體取材於一史館檔案中真實存在的滿文字體。

滿文字形檔:雕版體

滿文字形檔:書名體

滿文字形檔:榜書體

拉丁字母與滿文相互轉換軟體


上圖演示中,左邊是滿文的拉丁字母轉寫,右邊是滿文。這一軟體能夠實現雙向轉換、批量轉換,既方便學者使用,也方便相關機構進行資料庫的建設。


滿文輸入法

滿文輸入法解決了滿文鍵位與滿文轉寫統一的難題,省略了切換按鍵。在文檔中,輸入滿文時可像漢語一樣切換字體,軟體設計了包括雕版體、奏疏體、行書體、匾額體、書名體和榜書體等字體供選擇;方便教學、科研和滿文古籍出版等工作。有學者提到,現在有些文物機構的滿語匾額書寫尚不規範,可以應用“匾額體”字形檔來解決。


字體較為雄渾的滿文匾額體


滿文朱批奏文檢索資摺全料庫

應用“滿文識別通”及“滿文輸入通”開發的“滿文朱批奏摺全文檢索資料庫”有滿文史料13萬餘件,可以應用於局域網,也具備接入互聯網的能力。


資料庫登錄介面

以往檔案查詢只能依據著錄題名通過檢索檔號或者責任者來查詢檔案,有了全文資料庫以後,可以檢索檔案全文資訊,檢索效率更高。

資料庫利用平臺的檔案閱讀介面,左邊是原檔圖像,右邊是文本信息


右側的文本資訊可以顯示為拉丁字母轉寫或滿文字體,滿文字體可切換三種字體

此外該資料庫還有後臺管理功能,為資料庫中的資料和使用者設置使用權限,包括是否能下載、閱讀,以保障資料安全。滿文朱批奏摺全文檢索資料庫將於2018年12月3日起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利用平臺向社會開放利用。






湃新聞記者 彭珊珊
2018-11-06 
責任編輯:鄭詩亮




2019年1月20日 星期日

滿文檔案四十年:從滿文幹部培訓班到滿文圖像識別系統


滿語是清朝的官方語言,有清一代形成了數量龐大的滿文檔案,有獨特的歷史研究價值,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歷史原因,清中葉以後滿語文的使用每況愈下,到建國初期,滿文專業人才已經十分罕見。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是世界上現存滿文檔案數量最多的機構。新中國成立後,為加速滿文檔案整理和研究,經周恩來總理批准于19758月正式舉辦“滿文檔案幹部培訓班”。這一屆培訓班學員後來成為我國滿文檔案工作的核心力量,為滿文專業人才培養和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七五年滿文幹部培訓班”結業四十周年。115上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以下簡稱“一史館”)在京舉辦“改革開放四十年滿文檔案工作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國家檔案局領導、各研究機構代表等七十余人與會,當年的滿文檔案幹部培訓班學員亦從四面八方趕來,在曾經共同學習的地方再聚首。

與會者合影

座談會回顧了一史館四十年來的滿文檔案工作,並特別介紹了近年來在滿文檔案資訊化工作中的開拓性進展。會上正式發佈了由一史館與相關單位合作研發的滿文圖像識別軟體系統——“滿文識別通”、“滿文輸入通”,以及基於這兩個軟體發展的“滿文朱批奏摺全文檢索資料庫”。這一滿文圖像識別軟體專案榮獲“2018年度國家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特等獎”,在會上也得到了學者專家的一致肯定。

中央檔案館副館長、國家檔案局副局長胡旺林,一史館館長孫森林,
研發公司代表共同為滿文圖像識別軟體揭幕。

中央檔案館副館長、國家檔案局副局長胡旺林出席座談會並發表了講話。他表示,一史館滿文檔案工作者不斷開拓創新、砥礪前行,開發出滿文檔案圖像識別軟體,不僅使滿文檔案數位化及利用方式產生了飛躍式變革,還為歷史檔案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弘揚中國歷史文化提供了新思路,為滿文檔案這一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了新途徑。

他還提到,將OCR技術應用于滿文檔案圖像,填補了滿文檔案資訊化和數位化領域的技術和軟體空白,同時也實現了國內少數民族手寫體文字圖像電腦識別的首次成功。

一史館館長孫森林在報告發言中總結了四十年來該館在滿文檔案整理、著錄、翻譯、研究以及滿文人才培養工作、滿文檔案資訊化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並從“資源”“人才”“學術”“服務”四個方面介紹了未來滿文檔案工作的方向。

在人才培養方面,孫森林館長指出,目前“七五年滿文幹部培訓班”學員均已退休,滿文檔案人才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現狀,人才培養刻不容緩。要在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注重與高校、科研單位以及講滿語較為集中的地方合作探索培養人才的有效形式;要堅持在工作實踐中“傳幫帶”,還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七五年滿文幹部培訓班”學員畢業合影

他還表示,做好檔案服務,包括進一步做好滿文檔案全文檢索資料庫建設,為滿文檔案利用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平臺;要做好滿文識別通、滿文輸入通、滿文檔案全文檢索資料庫等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提升滿文檔案服務社會需要的能力水準。同時,要繼續加強與有關單位的合作,積極探索研發滿文檔案輔助翻譯軟體,讓更多專家學者能夠通過滿文檔案來研究歷史,讓普通大眾認識和接觸滿文,為滿語文的傳承做出貢獻。

七五年滿文幹部培訓班
一史館研究館員吳元豐作為“七五年滿文幹部培訓班”的學員代表之一,回顧了1970年代培訓班開辦的來龍去脈和當年的學習經歷。

1976年滿文幹部培訓班學員在上課

據他介紹,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即現在的一史館)開設滿文幹部培訓班時,從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黑龍江富裕縣和北京市共招收21名學員,于197510月起在故宮內閣大堂西廂房開始授課。學制三年,開設滿語文、現代漢語、古漢語、中國通史、明清史、中國近代史、清代文書制度、檔案學基礎、翻譯學理論等課程。

當時在課堂教授正課的老師全部從故宮博物院業務人員內選派任教。滿語的語音、語法、翻譯,分別由明清檔案部關孝廉、劉景憲、屈六生授課;現代漢語及中國通史、明清史、中國近代史,分別由明清檔案部劉桂林、王樹卿授課;古漢語由業務部王海芬授課……專題講座的老師有中央民族學院趙展,北京師範大學清史組馬汝珩、李華、張晉藩,北京大學陳宏天,承德文物局袁琛波及本院明清檔案部宋秀元、劉子揚、李鵬年,業務部馮樂雲等。

19787月,滿文班學員畢業留下工作時,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滿文組的工作人員猛增至29人;對總人數不到百人的檔案館來說,集中有29名滿文專業人員,不失為一個奇跡,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即便近年來不斷招收新人的滿文檔案專業隊伍,迄今尚未打破之前的紀錄。

滿文檔案圖像識別軟體系統
據一史館巡視員吳紅介紹,該館館藏明清檔案1000余萬件,其中滿文檔案有200多萬件,占整個館藏的五分之一。過去滿文檔案的整理、著錄、編目和翻譯等工作基本依靠專業人員純人工作業,是一項頗費時日的工程;一史館為加快滿文檔案資訊化工作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推動工作發展。

“滿文檔案圖像識別軟體系統”包括五個功能模組,即滿文檔案圖像識別軟體、滿文檔案資料管理軟體、滿文輸入法軟體、滿文字形檔軟體和拉丁字母與滿文相互轉換軟體。

這一系統在20169月應用於一史館“滿文朱批奏摺全文檢索資料庫建設專案”,將滿文朱批掃描圖像加工成文本資訊,同時建立“滿文朱批奏摺全文檢索資料庫”和配套的應用平臺。一年時間裏,共識別滿文朱批 13萬件,70萬畫幅,4600萬個滿文單詞,成品準確率高達99.79%。滿文輸入法和滿文字形檔則應用于滿文古籍編輯出版工作,在出版滿文篆書《禦制盛京賦》過程中,書籍的名稱、附錄中所有的滿文均使用專案研發的輸入法字形檔完成。

滿文朱批奏摺全文檢索資料庫介面

吳紅指出,“滿文檔案圖像識別軟體系統”專案研發開拓了滿文檔案的工作思路,提高了滿文檔案文獻資訊化工作效率,同時在一定程度緩解了滿文人才緊缺的難題。此外,這一專案為開發滿文翻譯等軟體打下了基礎。目前滿文檔案利用的最大難題仍然是翻譯問題,單純依靠人工翻譯是十分困難的。同時,這一專案還為其他少數民族文字的文獻數位化專案提供了參考。

吳紅在座談會上宣佈“滿文檔案圖像識別軟體系統”即日起正式向社會公佈。會後,“滿文輸入通”軟體將免費向社會各界發放100套,應用“滿文識別通”及“滿文輸入通”開發的13萬余件“滿文朱批奏摺全文檢索資料庫”,將於12月的第一個工作日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利用平臺向社會開放利用。


記者 彭珊珊 ,2018-11-06
責任編輯:鄭詩亮
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

記滿學家屈六生教授




  屈六生,男,河南洛阳人,1943年3月生。1966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文系滿文專業班。研究館員。曾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滿文部主任、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等職,并兼任北京滿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譯協副主任等職。1998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文革”中,曾在吉林省通化市中學任教。1975年北京故宮博物館遵照周恩來總理批示舉辦滿文干部培訓班,特準從北京、新疆、黑龍江等地應屆高中畢業生中選取20名學員,屈六生于1976年調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負責該班滿語語法和文選翻譯課教學工作。經過三年的精心培養,該班20名學員全部學成畢業留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為滿文檔案事業補充了一批生力軍、接班人。1987年至1988年,屈六生教授受國家民委古籍辦的委托主辦少數民族古籍干部培訓班,并在滿文班中講授滿文。1993年至1999年在北京民辦滿文書院擔任滿文教師 。為了方便教學,屈六生教授製作了《滿文教學錄像》和《滿文教學光盤》。1996年至1997年屈教授承擔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研究生滿文課程任務。2000年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開辦本科滿文文史班,學制四年,屈六生教授雖已屆退休之年,且體弱多病,仍應邀擔任滿文專業課教師,為培養滿文事業的接班人傾注了極大心血。

  除去正常的滿文教學任務外,屈六生教授還長期從事滿文檔案文獻的整理、翻譯和研究。

  我國清代曾由官方和民間學者編寫過一些滿文教材,如《十二字頭》、《清文啟蒙》、《清文指要》、《滿蒙漢三合教科書》等,但由于當時客觀條件所限,都未能用現代語法理論來分析解釋滿語結構及其特點。海外俄、德等國學者也編寫過一些滿文教材,但都過于簡略,而且往往存在以印歐語系的語法規律來套用滿文的不足。屈教授有感于滿文教學與研究方面的缺陷,早在1985年就與人合作編撰了《滿文語法教材》受到學術界的好評,榮獲北京滿學優秀著作成果獎。

  清代滿文檔案的翻譯工作始終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滿文部工作的重點之一,與滿文檔案整理工作并稱為滿文工作兩大支柱。這是一項艱巨的基礎工作,費時長,用功深。屈六生教授在1985年至1998年擔任滿文部主任期間,先後主持和參與了多項滿文檔案的翻譯工作。最早參與的有《清代中俄關系滿文檔案史料》、《清代地震史料》、《清代醫藥檔案》、《圓明園》等書的滿文部分的翻譯。隨後主持了《鄭氏家族和臺灣史料》、《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等大型項目的翻譯工作,為史學界提供了珍貴豐富翔實的第一手史料。1992年末,屈教授應邀到西藏自治區檔案館主持翻譯有關西藏與祖國關系的滿文檔案資料,後與藏、蒙文珍貴史料一起編輯成《西藏歷史檔案薈萃》一書,在國內外藏學界產生很大影響,榮獲國家級獎項。

  此外,為配合翻譯和教學工作,屈六生教授還進行了一系列學術研究,撰寫了大量有關滿文翻譯理論和教學方面的文章,如《我國歷史檔案的翻譯工作議》、《論清代的翻譯科考試》、《清代官方的滿文翻譯機構》、《論清代滿文公文翻譯的風格和特點》、《論清末八旗血糖的滿文教育》、《論清末新政中之旗學教育》等。

  20世紀80年代初屈教授與北京圖書館善本特藏部合作編纂的《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聯合目錄》,居六生為二主編之一,他親臨全國各大圖書館,歷時三年,經過多方查對比較方告完成。當時正值改革開放之初,圖書館缺乏滿文人員,各館的滿文圖書或成捆堆放,或與蒙文圖書混放,大多未經編目,此書的編纂,對于大多數圖書館編制滿文圖書細目,提供了很大幫助,近期由北京市民族古籍辦公室牽頭組織人員,開始編纂《北京市滿文古籍總目提要》一書,該書較《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聯合目錄》又深入了一大步,增加了幾個著錄項目,特別是內容提要,參考和使用價值更大。北京民委古籍辦仍聘請屈六生教授為該書主編之一。爭取三四年內見諸成果,以饗學界。

 屈六生教授近30年來,為我國滿學事業作了不少基礎性的工作,他勤懇敬業、埋頭苦干、誨人不倦、獎掖后進,至今仍耕耘不輟。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楊珍)

─────────────

來源:《走進中央民族大學》
發佈時間:201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