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清代《春秋》學華夷觀的變遷




從『滿漢』到『中西』


2014年12月11日,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蕭敏如教授蒞臨中正大學歷史系演講。講題為「從『滿漢』到『中西』:清代《春秋》學華夷觀的變遷」。



滿洲入關後,漢人面對異族統治,對漢文化產生強烈的危機感,於是明遺民以《春秋》的「攘夷」之說,作為異民族不可統治中原漢民族的依據。而滿洲統治者在文化認同上,從原來比較傾向於內亞民族,在入關後逐漸轉變為接受漢文化。滿洲皇帝透過官方重新詮釋《春秋》,強調「尊王」觀念,以此建立滿洲政權的正統性,並淡化民間的排滿意識。



隨著大清政權的穩定,清初漢文化與滿洲文化的民族文化衝突,與由此衍生而來的排滿情緒,漸漸有了轉變。這種轉變不僅發生在漢人排滿思想上,同時也反映在滿洲自身的文化認同上。




乾隆時,藉著文化上的高壓政策,對內崇君權意識,對外則將君權意識向整個東亞儒學文化圈延展,企圖重建「天朝」的威勢,並以「華夏正統」自我定位。乾隆朝不再將「華/夷」視為「滿/漢」,他將「華」的概念擴大,將滿洲也納入「華」的概念中來,並轉而將「夷狄」定位為如「英吉利夷人」般的「遠人」。從乾隆時期開始,傳統的「華/夷」內涵開始轉變,漸漸向「中/外」過渡,至最終演變成晚清的「中西」之別。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彭婉柔撰文、宋啟成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