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上午:滿族史研究中的田野作業
主講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定宜莊教授
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博士生楊原
演講開始,定宜莊老師先說明了人類學與田野方法的淵源,說明史學研究確實可以從田野中得到不少收益,接著說明了歷史學的田野作業與人類學的田野作業仍有其不同之處,提醒同學們歷史學的田野不能離開歷史文獻,也必須防止走上破碎化的問題,同時,歷史學可以採用人類學的田野方法,但不一定要完全依照人類學的路子。定教授接著舉出自己做田野的實例,說明文獻如何成為田野的嚮導,又如何從田野中發現官方所無的文獻、事件與人群,如何尋找問題,如何解答問題等等。讓同學們對於田野作業的方法有所理解。
演講後,劉小萌教授為同學們說明了定教授研究的獨到之處,也提出自己的口訪經驗;中國社科院王立群也發表了自己對於田野作業的看法;北京清華大學譚紅豔則從自己閱讀的傳教士文獻,與定老師討論關於婦女裹腳的問題;中正大學蔡名哲則向定老師請教農村中對於殘疾人的傳說,以及定老師口訪蒙古旗人後裔的經驗;台灣大學黃麗君詢問了未來田野作野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希望了解應如何應對與分析;政治大學呂柏良詢問了旗人生計的問題。
定宜莊老師演講「滿族史研究中的田野作業」(林書寧攝影)
七月六日上午:滿學研究與朝鮮史料
主講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楊海英教授
主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關笑晶
演講一開始,楊教授便向同學們說明朝鮮史料可說是漢文與滿文材料外的另一個基準點,讓同學們理解朝鮮史料時間之連貫與內容之豐富。楊教授舉出自己的研究,向同學們說明自己如何利用朝鮮史料,還原了幾個在漢滿文材料中紀錄寥寥的小人物之重要性,以及透過朝鮮材料,還原了滿漢文材料中被竄改的事實。楊教授另外舉出前輩學人的研究,讓同學們看見前輩學者面對種種材料的嚴謹,明白掌握材料後,如何閱讀、思考與使用。
演講後,中央民族大學關康舉出幾條朝鮮史料中幾條滿漢文材料所無的孤證,詢問該如何看待這樣的材料;中國社科院刑新欣與楊老師討論了關於朝鮮家譜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張瑞龍則針對中朝關係的發展與朝鮮史料之關係與楊老師討論;賴惠敏教授則補充了相關檔案的信息;甘德星教授則詢問了幾份近期出版的朝鮮史料的版本問題;黃一農教授向同學們說明了自己親眼所見的朝鮮史料之浩瀚,提醒同學們對此應予以注意。
楊海英老師演講「滿學研究與朝鮮史料」(林書寧攝影)
七月六日晚間 學員討論
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生常修銘:清代鳥槍與九進十連環戰術
常同學先舉出幾份史料中對於火器以及戰術的記載,接著說明了明代時火器傳入的過程,但同時指出明代與清代的火器樣是其實是不同的,常同學透過展示豐富的圖片,讓同學們見到其差異,最後透過展示中亞火器的相關圖片,推測火器可能是從中亞傳入,並說明其在世界史上的意義。
之後,南開大學張建透過其對準噶爾的研究,以及對中亞文獻的理解,說明了火器傳入準噶爾的可能途徑;中國人民大學張瑞龍則與常同學討論了天理教叛亂中的火器;中正大學蔡名哲詢問了發言中關於蒙古旗人松筠著作的版本,以及戰術的優劣。
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生許富翔:清朝對於避暑山莊與外八廟的經營與管理、清代熱河駐防八旗的建置沿革及其軍事功能(1703──1820)與《熱河內屬中國及行宮駐防始末記》校註
許同學說明了自己的研究構想與研究成果,許同學說明自己過去的研究,接著說明自己在熱河研究中所會使用的材料,以及相關問題意識,並初步將清代對於熱河的管理細節恢復,進而明瞭其治理的特性,以及比如八旗生計等諸多相關問題。許同學同時說明了自己所發現的新材料,以及自己對其研究的成果。
之後,中正大學蔡名哲針對之中的滿文問題與許同學討論;中國人民大學辛格非則針對熱河附近幾個地名的可能源流與許同學討論。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蔡名哲撰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