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滿文字典裏沒有的字:aliγan


北京故宮版心經

滿文本《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aliγan 一字,乃佛經用語,但字典無載。北京大學雍正滿漢蒙藏四體本的經文「無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其滿文對譯為 boco aqô. jilγan aqô. wa aqô. amtan aqô. aliγan aqô. ging aqô qai。東洋文庫乾隆藏滿漢三體本的經文「無色、、香、味、觸、法」,滿文對譯為 dursun aqô. jilγan aqô. we [sic] aqô. amtan aqô. aliγan aqô. jaqa aqô qai。二者經文略異,  但aliγan的漢文對譯皆作「觸」。

臺灣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林士鉉副教授(政大、師大、故宮兼任滿文教師)在〈清代滿文譯本《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初探〉,《大專佛學論文集》(十二)(臺北:華嚴蓮社,2002)一文中,分別將aliγan譯作「托盤」(頁524)和「座」(頁533)。他之所以如此翻譯應是根據胡增益《新滿漢大辭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頁30的解釋,以爲「該字意為托、托碟、托盤,承受、承接的器物均可用」。但這畢竟與「觸」的本意相差太遠(頁549),因此,他嘗試用對照的蒙文經文,以意爲「觸」的kürteküi一字(林文轉寫誤作khürtehüi。參看F. Lessing, Mongolian-English Dictionar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506),來説明「托」、「座」 和「觸」的意義相通(頁564 ,注42)。
 
在佛典中,滿文aliγan一字不錯常和蒙文kürteküi對譯,如nadan aliγan-i gebu/doloγan kürülčeküi-yin ner-e/七觸名,但其字源其實來自另一蒙文字aliγan~alaγan,其義為手掌,再由此而轉化爲 「觸」(F. Lessing, pp.28, 32,1160 ),其對譯梵文爲spraṣṭavyam (Raghu Vira, ed.,Pentaglot 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 - In Sanskrit, Tibetan, Manchurian [sic], Mongolian and Chinese. Delhi: 1961),對譯藏文則爲reg-bya,二字之意皆為「觸」。

可見,滿文佛教用語aliγan不作「托」、「座」解 ,其義應為「觸」,懂《心經》義理者無不知之。「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句,可以讀作「無色、聲、香、味、、法」嗎?(文中尚有錯誤多處,如頁541juγôn(道)之誤作jaqôn(八),於此不詳述)。




(滿洲研究班甘德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