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康熙14年立為皇太子, 47年及51年兩度被廢。後為避其弟雍正諱,改名允礽。
胤礽滿文作In Ceng,允礽則作Yôn Ceng。莊吉發教授以為礽字,「必須對照滿文,始能正確的讀出」其音,即ceng。見〈滿文史料與雍正朝的歷史研究‧摘要〉,《兩岸故宮第一屆學術研討會:為君難-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時代》(國立故宮博物院,2009), 及同論文集,頁242; 全文又見《清史論集》(20)。
滿人入關前即開始漢化,入關後漢化更日漸加深。胤礽之名是先有漢文,復有滿文。從康熙其他皇子之名首字皆按胤字、次字皆以衤字偏旁排輩可知,如皇長子名胤禔、皇四子名胤禛、皇十四子名胤禎等等。若先有滿文之ceng,則大可直接用成、承、誠等字對音,而不致滿漢文讀音不一。
胤礽的滿文對音所以不寫作 reng 是因為滿洲人不能發 字首的r,否則必得寫作ereng,以利發音,俄羅斯之寫作oros即其例也,故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字音、字形相近的ceng代替。
胤礽的滿文對音所以不寫作 reng 是因為滿洲人不能發 字首的r,否則必得寫作ereng,以利發音,俄羅斯之寫作oros即其例也,故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字音、字形相近的ceng代替。
總之,礽字漢文讀作reng ,不讀作ceng。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甘德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