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綴,特別是格助詞,因與前字關係緊密,按傳統的「照寫法」,應用連接號將兩者連接起來。後綴和格助詞與前字的深層關係,可從後綴及格助詞有時與前字的連寫得知,即使後綴及格助詞有時與前字分開寫,其原來的連寫形式於入關前的老滿文檔案中也有所反映。
使用連接號的另一個好處是可與正字作一分隔,如滿文的「他」i 與格助詞的-i,be「伯」與格助詞的-be,se「歲」與表複數的後綴-se,在加了連接號後,兩者因而易於區別,不至混淆不清。
滿漢合璧《三國志》卷一云:saiin
qafasa usin-i bade waliyabuci-be angγa-de Yoo Šôn-i gisun gisureme beye jergici
laqcaxa yabun-be yabumbi/而令縉紳之徒,委伏畎畮,口誦堯舜之言,身蹈絕俗之行,其中waliyabuci 後面的be 得用連接號相連成waliyabuci-be,因為這是後綴
書名《字法舉一歌》Zi’ fa gioi i-i bithe中的-i,與地名
Da Lii I大里杙中的i,清楚説明了連接號所能起的辨別作用。滿文giya i兩字,加了連接號,成giya-i,意即「街的」,可與不連寫的Giya I,即嘉義,作明顯的區隔,不至相混。外文名字,如在《異域錄》中出現的G’a-g’a-rin ma-ti-fi fiyoodor-ioi-ci’(噶噶林馬提飛費多爾魚翅 Князь Матве́й Петро́вич Гага́рин ),音節間加上連接號後,則知其形成的字串自成一個整字,較為清晰。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甘德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