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7年滿文本 |
滿漢合璧《三國志》Ilan Gurun-i Bithe是雍正年間的民間刻本,滿文部分與順治7年的滿文本相同。滿文《三國志》入關前已開始編譯,滿文《清太宗實錄》載達海譯San Guwe J'i《三國志》(Yargiyan Qooli, juwan juweci debtelin, juwan nadan-b),惜未完譯。此San Guwe J'i即 Ilan Gurun-i Bithe,合璧本上的書名漢文作《三國志》,滿文則作 Ilan Gurun-i Bithe, 可以為証。
應該注意的是,滿文本的漢文底本是明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而非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據之改訂而成的《三國演義》,兩者內容並不相同。《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內文又多取自《後漢書》。合璧本首章「祭天地桃園結義」 Abqa na-de weceme tooro yafan-de jurγan-i xajilaxa 即如是。
雍正年間民間刻本 |
此章前數頁述及漢靈帝因異象不斷而召大臣入對,其中「虹」一字於相關段落中出現了三次,但卻寫法不一。第一次作 niolmun,字尾n多一點;第二次作 niolmon,但字頭n處缺點;第三次則作 niolmon。(見下圖)查順治7年的滿文本,三字全作 niolmon,滿漢合璧本的 niolmon一字的加點或漏點,應為刻板印刷時所產生的錯誤。
有關滿文niolmon一字,近人編輯的滿漢辭典多只解釋為「青苔」,沒有「彩虹」之義。早期的字書,如康熙22年(1683)沈啟亮編輯的《大清全書》(遼寧民族出版社, 2008)亦無收錄此字;不過,同書su 23b/ 173卻載錄了拼法稍異的niolmun,並指出其義為「原上青苔、虹」。由此可知niolmon即 niolmun ,且後者為古體。
綜上所言,滿文niolmon即「虹」也,其演變如下: niolmun> niolmon> nioron。
延伸閱讀:
滿文字典內沒有的字:Anggeliya
滿文字典內沒有的詞:Dosi aqôi jui「無愛子」
滿文字典內沒有的詞: 日至
[1] C.R. BAWDEN, Review of Jerry Norman: "A Concise Manchu-English Lexicon,"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80, pp. 160-161.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甘德星、彭婉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