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六年(1728年)發生攪亂一池春水的「曾靜案」,再度掀起了滿漢問題的紛紛擾擾。湖南秀才曾靜所著的《知新錄》,今已亡佚不存,即連《禁毀四庫全書》也未收錄曾靜當時被認為反滿的著作。現在只能透過清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皇帝頒布的《大義覺迷錄》一書,才得以一窺曾靜的反滿思想及其根源。
在《大義覺迷錄》一書中,曾靜的反滿著作,雍正皇帝多以「逆書」二字代稱,有的清楚表明是出自於曾靜的《知新錄》;有的僅以「逆書」稱呼,並未說明其出處。今將清楚表明出自於《知新錄》者,自《大義覺迷錄》中摘出,並整理如下:
《知新錄》
1.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以大事看來,五星聚,黃河清,某當此時如何死得。天不欲開治則止,天欲開治,某當此機會,畢竟也算裏面一箇,求人於吳楚東南之隅,舍某其誰。(卷一)2.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近世晚村夫子學問足,本領濟,大有為得。又生非其時,在今日似恰逢其會。(卷一)
3.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敬卿、景叔西遊,似亦不輕。那年二月初二日五星聯珠,日月合璧。某等七月初即有是行。天上這個朕兆不應則已,若應此事,必落於我輩之手。縱不能成於我手,亦必是我家眷屬敬卿、景叔之手。(卷二)
4.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永興童生應縣試者二千四五百人,應道試者有二千人,何曾是今文風極盛,蓋緣風俗日趨日下,無恥的多,所以奔競成習。(卷二)
5.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劉先生所著《格物集》,他從子光斗過寧遠縣任所,帶得一個稿本來。(卷二)
6.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皇帝合該是吾學中儒者做,不該把世路上英雄做。周末局變,在位多不知學,盡是世路中英雄,甚者老奸巨猾,即諺所謂「光棍」也。若論正位,春秋時皇帝該孔子做,戰國時皇帝該孟子做,秦以後皇帝該程朱做,明末皇帝該呂子做,今都被豪強佔據去了。吾儒最會做皇帝,世路上英雄他那曉得做甚皇帝。(卷二)
7.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敬卿、景叔語言文字推崇過量,把某看做莫大的人物。心心念念,望世變世革,想某乘運起來復三代。(卷二)
8. 又云:仰觀三代,天亶聰明,乾之九五,聖位莫乘。此等語在分上,固不敢當,只是他也不是一時躁率輕妄,信口說大話,抬高師長,確是他心中所見,實實如是。(卷二)
9.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如何以人類中君臣之義,移向人與夷狄大分上用。管仲忘君仇,孔子何故恕之?而反許以仁。蓋以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華之與夷乃人與物之分界,為域中第一義。所以聖人許管仲之功。(卷二)
10. 又云:人與夷狄無君臣之分。(卷二)
11.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夷狄盜竊天位,染污華夏,如強盜劫去家財,復將我主人趕出在外,占踞我家。今家人在外者,探得消息,可以追逐得他。(卷二)
12.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天下一家,萬物一源。(卷二 )
13. 又云:中華之外,四面皆是夷狄。與中土稍近者,尚有分毫人氣,轉遠轉與禽獸無異。(卷二)
14.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君臣之義,一日不可無。天下豈有無君之國哉?孟子曰:「無父無君,是禽獸也」。禽獸亦有君臣,蜂猶知依從。如今八十餘年沒有君,不得不遍歷域中,尋出箇聰明睿智人出來做主。(卷二)
15.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科舉詞章之習,比陽明之害更大、更廣。陽明之教,雖足以害道,尚依傍道理來;科舉之習,公然講名講利,卑污苟賤,而不知恥,直把道理一筆勾消,人類盡滅。(卷二)
16.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程子、朱子、呂子,如今人做官一樣。程子是世襲蔭補出身,朱子是由科甲出來,呂子是市井江湖鑽刺打點作來底。(卷二)
17.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封建是聖人治天下之大道,亦即是禦戎狄之大法。(卷二)
18.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中國人之詭譎反覆無恥無狀者,其行習原類夷狄。只是惡亦是人之惡,天經地義,究竟不致掃滅。若是夷狄,他就無許多顧慮了,不管父子之親,君臣之義,長幼之序,夫婦之別,朋友之信。(卷二)
19.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夷狄侵陵中國,在聖人所必誅,而不宥者,只有殺而已矣,砍而已矣。更有何說可以寬解得。(卷二)
20.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開蒙書,敘道統,只該敘到呂子止。(卷二)
21.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湘灣陳梅鼎,識見氣節,鄉人中罕見。某為他姪婿,一日某到,他迎接某,吾岳翁出見,乃大聲指某曰:「此詩禮大家,方正君子」。又曰:「吾老三生平作事,惟擇婿一椿,眼力高過天下」。又曰:「賢婿有濟世之德,宰相之量。又生平極鄙薄當今,屢嘆先朝衣冠文物,最喜茶陵陳元章,以為大丈夫奇男子」。(卷二)
22. 旨意問你所著逆書《知新錄》內云:即觀鑄錢一事,自癸卯到今六年,尚鑄個錢不順。勉強鑄就的,糊糊塗塗,不明不白,民間無人肯受。謠曰:「雍正錢,窮半年」。若身上有一個雍正錢,即投之溝壑。(卷二)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 吳冠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