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八旗叢書》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
《八旗叢書·》

(上下)






國際書號(ISBN): 9787562159940
出版社: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1-1


內容簡介:
《八旗叢書》,富察恩豐輯,鈔本,是專收旗人(含滿洲、蒙古、漠軍)著作的綜合性叢書,現藏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世間唯此一本。

目錄:
漢籍之路——《域外漠籍珍本文庫》序言
前言
校點凡例
八旗叢書序
易圖解
古鏡約編
文淑南先生奏議
旗軍志
江源記
鮮話
番社采風圖考
思舊錄
年大將軍兵法
滌水亭雜識
繪事發微
指頭畫說
陶冶圖說
田盤掛月山莊三快堂帖釋文
素仙簡要
論晉齋隨筆
論晉齋題跋
菊譜
清虛齋集
竹牕筆記
固山叢錄
睫巢集後集
羞園詩草詩餘
湛恩紀詠
從吾所好齋紀恩排律
使閩吟草
緒餘集碎錦
閏訓千字文
白山詩介
大愚堂詩集
北海集續集
菜漪園懷舊集
蘿山集
恒敬齋詩鈔
閑青堂詩鈔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多爾袞之謎






作者: 滕紹箴
出版年: 2008-12
頁數: 285
定價: 14.00元
叢書: 中國歷史知識小叢書
ISBN: 9787500472711

愛新覺羅·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14個兒子,他的母親是努爾哈赤最喜歡的一個妃子。多爾袞生於l6l2年,卒於l65O年的年末,年僅38歲。多爾袞的一生是謎一樣的一生。他戰功顯赫,位至極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歷史上的多爾袞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謎: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的關係之謎;爭奪後金汗位失敗之謎;爭奪大清帝位失敗之謎;企圖完成統一中國大業失敗之謎……

內容簡介:
《多爾袞之謎/中國歷史知識小叢書》圍繞清順治年間攝政王多爾衰生命中的6大謎團,記述了其頗 富爭議的一生。面臨努爾哈赤死後的複雜局面,他韜光養晦,輔佐皇太極進行改革,受到重用。皇太極死 後,他迫於形勢,推福臨為君,自舉為輔政王。入關初期,他團結內部,自稱周公,維護皇權。但也為做皇父進行了一系列心狠手辣的活動在統一中原過程中,多爾衰實行了多項政策,促進了滿漢文化交 融,有利於鞏固清政權的統治。但同時也推行五大弊政,大搞民族歧視,破壞了中原生產力發展,阻礙了 中華民族復興的進程。多爾衰既是一個對統一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也心胸狹隘,犯 下過許多錯誤和罪行。

目錄:
第一章 嗣位之謎與銜恨
1 大變革的年代
一統一建州本部二征服東海各部
三吞併海西四部
四對明王朝開戰
2 兄弟父子相殘
一兄弟之爭
二褚英失位

3 暴風雨中降生
一子以母貴時代
二暴風雨中降生

慈母更顯風流
一大福晉自危
二大福晉憂心
三大福晉風流
四皇太極謀位

嗣位之謎與銜恨
一大貝勒失政
二兄弟間相逼
三八家同理政
四嗣位之謎底
五終身之銜恨

第二章 社會改革擁護者
皇權確立與多爾袞
一提倡儒家思想
二斷事有大臣風
三執掌吏部大權
四加強皇權一統

2 宣導傳統文化
一振興文教
二賢明貝勒
三剔除不良風俗

3 奉命大將軍
一紛紛獻策征伐
二不間斷的征戰
三奉命大將軍

第三章 受寵的和碩親王

集結滿洲望族
一撫弟樹威
二籠絡望族
三文館親信

建設八旗漢軍
一設立舊漢兵一旗
二改舊漢兵為漢軍
三漢人受封為藩王

3 後宮堅強後盾
一滿蒙政治聯姻
二多爾袞的婚情
三兄弟之間家宴

4 最受寵的親王
一兄弟違紀多怨
二子侄違法不滿
三國中難得明哲
四特殊受寵親王

皇太極之死
一皇太極繼嗣
二皇太極之死

第四章 帝夢破滅定鼎中原
稱帝之夢
一夢想的破滅
二順治帝登基

2 自稱周公
一統一王權
二繼承遺志
三關門決戰
四功過周公

進兵江南
一反清浪潮
二通牒江南
三消滅南明

艱苦歷程
一北方動亂
二東南激戰
三征戰湖廣
四爭奪兩廣
五西北征戰

第五章 滿漢文化大交融
1 安定民生
一開源濟急
二整頓賦稅
三旗人生計
四經濟拮据

承明之舊
一宗室政策
二制度交融
三整合律令

用明舊官
一南北官任用
二嚴法治官吏

求賢取士
一求賢若渴
二開科取士
三八旗設學

5 滿漢同風
一同神祭孔
二熔融共祖
三共祭英靈

第六章 從周公到太上皇
1 輔政當周公
一孜孜以求治
二育帝憐宗親
三甘心當周公

2 太上皇美夢
一依法護名號
二搬開絆腳石
三為慈母昭雪
四禮部擬儀注

3 美夢仍不省
一擅權獨尊
二爭太上皇

第七章 野火燒毀太后名
挾制兩黃旗
一費英東家族
二楊古利家族
三額亦都家族

瓦解內務府
一堅貞的索尼
二背棄的近臣
三散皇帝侍衛

3 孝莊的寬容
一所謂報答論
二後宮的阻力
三孝莊的寬容

多爾袞消沉
一心涼意冷
二生活低迷

野火的燃燒
一錢牧齋名望
二反清的背景
三儀注的外傳
四張公與錢公
五《宮詞》出籠

第八章 功罪任後人評說
身後風波
一案情定性
二平冤昭雪

2 清帝翻案
一漢宮鳴冤
二弘曆問案

3 五大弊政
一圈地運動
二逼民投充
三逃人亂政
四剃發易服

解決辦法
一滿漢通婚
二民族認同
三滿漢分居
四限制武器
五抑制本族

習慣與外交
一習慣
二外交

總結
參考書目
後記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清代《春秋》學華夷觀的變遷




從『滿漢』到『中西』


2014年12月11日,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蕭敏如教授蒞臨中正大學歷史系演講。講題為「從『滿漢』到『中西』:清代《春秋》學華夷觀的變遷」。



滿洲入關後,漢人面對異族統治,對漢文化產生強烈的危機感,於是明遺民以《春秋》的「攘夷」之說,作為異民族不可統治中原漢民族的依據。而滿洲統治者在文化認同上,從原來比較傾向於內亞民族,在入關後逐漸轉變為接受漢文化。滿洲皇帝透過官方重新詮釋《春秋》,強調「尊王」觀念,以此建立滿洲政權的正統性,並淡化民間的排滿意識。



隨著大清政權的穩定,清初漢文化與滿洲文化的民族文化衝突,與由此衍生而來的排滿情緒,漸漸有了轉變。這種轉變不僅發生在漢人排滿思想上,同時也反映在滿洲自身的文化認同上。




乾隆時,藉著文化上的高壓政策,對內崇君權意識,對外則將君權意識向整個東亞儒學文化圈延展,企圖重建「天朝」的威勢,並以「華夏正統」自我定位。乾隆朝不再將「華/夷」視為「滿/漢」,他將「華」的概念擴大,將滿洲也納入「華」的概念中來,並轉而將「夷狄」定位為如「英吉利夷人」般的「遠人」。從乾隆時期開始,傳統的「華/夷」內涵開始轉變,漸漸向「中/外」過渡,至最終演變成晚清的「中西」之別。



(中正大學滿洲研究班彭婉柔撰文、宋啟成攝影)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再論穆麟德雙元音〈 ii〉 的拼寫法:腳韻的ii vs i



Ušiii/五十一





在滿文《八旗滿洲鈕祜祿氏通譜》中,有的人名拼寫,頗為特殊,如Ušiii五十一。[1]

若用穆麟德的拼寫法ušii便不能準確還原為ušiiiušiii所以在末音節用ii是因為這個ii出現在前音節元音i的下面;但按正書法,這是不正確的。出現在腳韻的i,只能寫作單i,如 jai這個字, 音節末的i雖然出現在元音a下面,但因為作為腳韻,所以不可寫作ii

穆麟德的滿文拼寫法基本上使用「音寫法」,而不是「轉寫法」,這是穆麟德拼寫法的錯誤根源。有關這一點,我在本網站已論之詳矣。



延伸閱讀

(中正大學滿文研究班甘德星)



[1] Hoong Teik Toh, Materials for a Genealogy of the Niohuru Clan with Introduction Remarks on Manchu Onomastics (Wiesbaden: Harrasowitz Verlag, 2005), p.59.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尼山薩滿〉全譯》





譯 者: 趙志忠
出 版: 民族出版社(北京)
出版時間: 2014年8月第一版
字 數: 550千字
定 價: 110.00元(人民幣)


《尼山薩滿》是用滿語創作並流傳至今的滿族傳說。目前,已經發現有六種手抄本,並且先後被譯成俄文、德文、英文、日文、義大利文、朝鮮文、漢文等在國內外流傳。國外學者稱《尼山薩滿》為“滿族史詩”、“全世界最完整和最珍貴的藏品之一”,把《尼山薩滿》研究作為世界阿爾泰學研究的一部分,並形成一門新學科“尼山學”(Nishanology)。

但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還沒有一本《尼山薩滿》的全譯本出版,對於全面研究、比較研究《尼山薩滿》手抄本很不方便。本書將流傳於國內外的六種手抄本分別以影印,滿漢對譯,漢譯文形式出版,既是對滿語口頭文學的一種保護,也是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

本書譯注者研究《尼山薩滿》多年,先後翻譯了收藏于國內外的五種滿文手抄本,並出版了《東北少數民族中流傳的〈尼山薩滿〉手抄本比較研究》、《〈尼山薩滿〉與薩滿教》、《〈尼山薩滿〉手抄本比較研究》等論文,以及《薩滿的世界:〈尼山薩滿〉論》一書,為本書的的出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尼山薩滿〉全譯》一書的出版,對薩滿教、薩滿神歌、說唱文學、民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義,並且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尼山薩滿》研究和國際“尼山學”的不斷發展。






【作者簡介】
趙志忠,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魯迅文學獎評委、中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評審專家;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遼寧民族研究所、陝西師範大學、四川大學、長春師範大學特邀研究員、教授。出版個人專著 13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要著作有《滿族文化概論》、《滿族薩滿神歌研究》、《北京的王府與文化》、《清代滿語文學史略》、《清王朝與西藏》、《薩滿的世界:〈尼山薩滿〉論》。2005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2010年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口頭文學研究:滿族薩滿神歌》。先後造訪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波蘭、俄羅斯、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會議與講學。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趙志忠教授)

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找尋京郊旗人社會——口述與文獻雙重視角下的城市邊緣群體》





作 者:邱源媛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0-1
ISBN: 9787200109320
定價: ¥58


內容推薦

  在北京郊區的村村落落中,“隱匿”著這樣一個被遺忘的人群。他們的祖先,都是清代八旗制度下的“莊頭”。“莊頭”既不同于漢族地主,也不同于內城旗人或八旗兵丁,他們為皇室和王公貴族經營莊園、土地,催租督產,是清代八旗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或可富甲一方,但卻世代為奴。如今,關於他們的歷史記憶,正在一代代人的淡化中逐漸泯滅……本書通過將口述訪談、田野調查和文獻考證相結合,在多重視角下,考察了京郊地區旗人社會及其後裔的生活狀況。

目錄

一、莊頭“臉譜”種種
二、莊頭後人覓蹤
一、清初的圈地與莊園的建立
二、皇家奴僕——皇糧莊頭
1.從龍入關的老圈莊頭
2.帶地為奴的投充莊頭
三、清末皇莊的範圍和規模
一、家族來源:“來了就是來種地的,四等皇糧莊頭”
二、家族世系
1.家族身份的確認:訪談——戶口冊——訪談——檔案
2.分家:“西門接了莊頭以後……他是屬於旺門”
3.莊頭一支:“當時就是長子繼承莊頭,就是商繼剛”
4.商大爺的本支:“永伶啊是我們的直系祖先”
5.家族世系


前言

說起北京文化,人們總是會對前門外的天橋、宣武門外的會館津津樂道,這些帶有濃郁漢族色彩的所在,已經成為北京文化的標誌。可人們卻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一個事實,即曾經對北京歷史、文化風貌產生過深刻影響的大清王朝是由旗人“旗人”,是清代八旗成員的統稱。“滿族”一稱的正式出現和使用,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國民族識別。此前,概而言之,八旗成員被稱為“旗人”。辛亥革命前後,曾出現過“旗族”一詞,但該詞流傳時間短暫,範圍並不廣泛。因此,在對該人群的稱呼上,本書除了引用他人文章、訪談或涉及他人觀點,為尊重本人意見,採用其所用之詞外,其餘用詞,原則上以時間為界限:20世紀50年代之前,使用“旗人”;20世紀50年代之後,使用“滿族”。建立、統治的,北京文化與旗人密不可分。舊時的北京有句老話“不分滿漢,但問旗民”,旗人與民人是清代北京社會成員的基本分野。談起老北京,但凡帶有“京味兒”的東西,幾乎都滲透著旗人的影響。離開旗人的歷史和文化,所謂的“京味兒”便無從談起。
  近年來,北京城內的旗人文化逐漸得到學術界、文化界的重視,也引起普通百姓的廣泛關注,但凡此種種大多限於城區,郊區大量的旗人群體尚未進入大眾視野。

媒體評論

這是個觸及歷史學、人類學和民族學諸多學科的研究題目,通過面的展示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把清代曾活躍於畿輔大地,後因政治變動而被遺忘、淹沒的大批旗人群體經挖掘展示出來,並與同時籍隸州縣的民戶相並考察,這對客觀、全面瞭解京畿乃至華北地區人文和社會、歷史演變有重要意義。雖然本書篇幅不大,卻充滿了學術探索性。
  ——郭松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清代京城,旗人是最具特色的一個人群。本書以京郊旗人莊頭後裔為考察物件,將口述訪談、民間文獻和官方史料的多元方法融於一爐,使這一長期淡出人們視野的“無聲群體”重新恢復了活力。作為一部生動的口述史之作,本書將百餘年來幾代莊頭後裔跌宕起伏的生命歷程盡收眼底。作為一部成功的學術著作,本書更為城市史研究開拓出一片嶄新天地。正是在“學術”與“大眾”,即“雅俗共賞”的銜接點上,本書達到了高度契合。
  ——劉小萌(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在強調史學與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相互借鑒的同時,學界也應該注意,每個學科在研究目標和方法論上有很大差異,學科之間需要相互尊重,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刻意求同。


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被遺忘的人群——尋找北京郊區的皇糧莊頭
  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尋找”的故事,尋找什麼呢?一個人群,一個如今生活在北京郊區的普通人群。他們散居在京郊的各個村落中,當我們偶然發現他們,並一個村子一個村子尋訪他們的時候,並沒察覺到他們與村裏的其他旁人有什麼區別。與當今中國社會變遷大潮中無數個村落的情形一樣,老人在家留守著少量的土地,年輕人或在鎮上,或到北京城裏工作、謀生。他們默默無聞地生活著,與其他居民完全融合在一起,服飾、語言、習俗毫無二致,就像一汪水,沒有任何界線。如果不是某種機緣巧合,如果不是我們執拗地刨挖著數百年前的故紙堆,他們的故事,或許依然不會被任何人注意,包括他們自己。
  正是這群普通的農人,數百年前,甚至直到數十年前,他們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生活境遇與當地的普通居民迥然不同。讓我們將時間回溯到清代,如今的北京郊區,那時候,大都屬於順天府清代順天府的轄區在清初多有變化,直至乾隆八年(1743)才固定下來,共領五州十九縣,劃分為四個廳。西路廳的同知駐盧溝橋拱極城,分管涿州、大興、宛平、良鄉、房山;東路廳駐張家灣,分管通州、薊州、三河、武清、寶坻、寧河、香河;南路廳駐黃村,分管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東安;北路廳駐沙河鎮鞏華城,分管昌平州、順義、懷柔、密雲、平谷。管轄。在這裏,不僅生活著漢族老百姓,當時被稱為民人,還有加入八旗組織的旗人。旗人、民人混居在這片土地上,我們要尋找的就是旗人中的一支。與他們的後人相遇,說起來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其實也是一種必然,因為在當前北京郊區和河北的農村,這些人群的後裔散落于村村落落,比比皆是,只不過他們自己不知道,我們也沒意識到而已。
  他們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傳奇小說中有不少他們的影子,戲曲中有許多他們的故事,清代的官方正史對他們有著詳盡的記載。但他們在各處的形象卻是那麼的不同,讓人疑惑。這些謎團緊緊地吸引著我們,於是,翻閱一頁一頁檔案史籍,走進一個一個京郊村落,我們固執地追尋著他們的蹤跡,尋找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他們。
  “尋找”,追尋的是故事;而“尋找”本身,其實就是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尋找”的故事吧。
  一、莊頭“臉譜”種種
  正如前文所述,莊頭負責管理八旗莊園,為皇室、王公貴族、八旗兵丁服務。本書考察的重點皇糧莊頭,即是指專門為皇室提供糧食的皇莊的頭目,也被稱為大糧莊頭。有清一代,他們生活在近畿五百里
  近畿五百里,一般而言,主要指畿輔地區,即京城周圍的地區。以及山海關外的廣大地區。只要略熟悉些中國古代文學和戲曲的人,對這個稱呼都不會感到太陌生,他們為富不仁、作惡多端的地主老財形象,在各類作品中俯拾皆是。比如流行於晚清的民間通俗小說《施公案》
  《施公案》,晚清民間通俗小說。亦稱《施公案傳》《施案奇聞》《百斷奇觀》,8卷,97回,未著撰者。大約由於其故事始於說書,後經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現存道光四年(1824)刊本,有嘉慶三年(1798)序文,可推知它大約成書于嘉慶年間。,裏面就有多起皇糧莊頭橫行霸道,因屬皇差,氣焰囂張,結果遭到施公與黃天霸等人剷除的故事。從《施公案》取材的京劇《霸王莊》中,有一位搶糧盜首於七的表兄、稱霸一方的皇糧莊頭黃隆基,瞧他的扮相,勾藍膛花三塊瓦臉、勾寬眉、尖眼窩、眉尖套紅,誇張地展現了這位皇糧莊頭兇狠奸詐、驍勇威煞、急躁火爆的性格,這便是當時人們心目中莊頭的典型形象。
  悠悠百年,清代的歷史早已經成為前朝往事,可皇糧莊頭的形象卻依舊深深地刻在人們的腦海中,沒有多少改變。有“大運河之子”之稱的現代作家劉紹棠在20世紀80年代初撰寫的小說《蒲劍》,開篇就把皇糧莊頭的形象描繪得活靈活現:
  蒲柳春的爺爺蒲老大,是當年義和團的大師兄,死在皇糧莊頭王二皇上手裏。
  清朝皇室入主北京以後,跑馬圈地,多爾袞王爺圈佔了天子腳下的運河灘,打發他的一個姓王的奴才當皇糧莊頭。從此,運河灘的黎民百姓世世代代為奴,給王爺開出百頃百頃的肥田沃土,栽起大片大片長滿著搖錢樹的果園,打上滿船滿船的鮮魚肉蝦。多爾袞王爺住在北京王府裏,從沒有駕臨過運河灘。只是姓王的莊頭每年兩趟進京,送去一馱馱白花花的銀兩,運去一船船豐盛甘美的土產……姓王的莊頭也蓋起高牆大院,像一座拔地而起的惡山,盤踞在運河灘上。
  姓王的皇糧莊頭傳到第八代,就是這個王二皇上,更比他的老祖宗窮兇極惡。他私立公堂,凡拖欠田租的佃戶,口出怨言的長工,輕則一頓毒打,押入水牢;重則處死,攔腰掛上石頭,沉下河去,屍骨無收。
  這樣的描述,當然擺脫不了當時特定的革命文學描寫階級鬥爭、階級敵人的套路,但莊頭尤其是皇糧莊頭,那種“仗勢欺人、橫行鄉里”的形象,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人物模式。甚至就連今天的網路小說《庚子七俠》,仍然以“皇糧莊頭狐假虎威享威福,天子腳下為害黎民喪天良”為標題,人們對這一群體如此固化的記憶,耐人尋味。
  實際上,莊頭還有另一面形象,這在文學作品中也有反映,但相對而言,卻不那麼受人們注意。《紅樓夢》賈蓉攛掇賈璉迎娶尤二姐一節,賈蓉曾說過一段話:
  我二姨兒(指尤二姐)……不是我老爺養的,原是我老娘帶了來的。聽見說,我老娘在那一家時,就把我二姨兒許給皇糧莊頭張家,指腹為婚。後來張家遭了官司敗落了……我老娘時常抱怨,要與他家退婚。我父親也要將二姨轉聘。只等有了好人家,不過令人找著張家,給他十幾兩銀子,寫上一張退婚的字兒。想張家窮極了的人,見了銀子,有什麼不依的?再他也知道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怕他不依。
  這裏面說的張家就是皇糧莊頭。
  此外,還有那位歲末給寧府送年貨的“黑山村烏莊頭”烏進孝,雖年事已高,卻依然踩著四五尺的深雪,駕車走了一個來月。當他小心翼翼地來到賈珍面前,呈交上一份價值二三千兩銀子的年貨單子,換來的卻是賈珍的苛責:“這夠做什麼的!”
  讓我們來看看烏莊頭的年貨單子吧: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麅子五十只,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野羊二十個,青羊二十個,家湯羊二十個,家風羊二十個,鱘鰉魚二百個,各色雜魚二百斤,活雞、鴨、鵝各二百隻,風雞、鴨、鵝二百隻,野雞、野貓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乾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對,幹蝦二百斤,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禦田胭脂米二擔,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雜色粱、穀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擔,各色乾菜一車,外賣粱穀、牲口各項折銀二千五百兩。外門下孝敬哥兒玩意兒:活鹿兩對,白兔四對,黑兔四對,活錦雞兩對,西洋雞兩對。
  山珍海味、飛禽走獸、乾果瓜菜、各色優米、上等木炭,等等,這張單子上的物品名目繁多,數量巨大。僅糧食一項即一千零二擔(一擔約為一百斤)、二百五十斛(一斛等於十鬥),粗略合計十余萬斤,這還是遇到水雹自然災害的年景。一般年景,按賈珍五千兩銀子的要求(詳見下),應在此基礎上增加一至兩倍,甚至更多。
  《紅樓夢》此處所描述的莊頭征納糧物,帶有一定誇張成分。清代官書對皇糧莊頭所繳納錢糧有著明確的記載,遠低於烏莊頭所供物品數量。烏莊頭雖不是皇糧莊頭,但將其與官書所載進行對比,依然能說明一些問題。
  清代皇糧莊頭分兩類:老圈莊頭、投充莊頭(詳見下文)。老圈莊頭分五個等級: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以及半分莊頭,每個等級均要繳納一定的糧、豆、穀草、草、羊草、豬口、雜糧等物品,一等莊頭所納數量最多,其餘依次遞減。投充莊頭只繳納銀兩,也分不同等級,繳納數量依次遞減。
  在此,我們以老圈一等莊頭所納錢糧為例。順治到康熙年間,莊頭繳納以實物為主。其中,所納糧米數量:順治至康熙初年,一等莊頭納糧100石;康熙三十九年:360石;康熙五十年:250石;豆:40石。穀草:4000束。草:10000束。羊草:順治至康熙初年:10000束;康熙八年:5000束。豬口:大豬2口或常用豬4口。雜糧:大致有粟子、穀子、茜草、線麻、小根菜、蔞蒿菜、黃花菜、雞蛋芝麻、麥子、綠豆、黃豆、黏谷、穀、高粱、小豆、蕎麥、油麥、黍子、稗子、豇豆、燒酒等,征納數量變動較大。根據當時的物價折算,頭等莊頭每年大約需繳納200—300兩紋銀。雍正之後,莊頭繳納逐漸由實物轉變為銀兩。粗略估算,頭等莊頭每年需繳納將近300兩銀兩及諸雜物。雜物涵蓋種類繁多,諸如掃帚、笤帚、瓢、芥子、蓼芽菜子,鷹鷂房所用飄翎、花爆作所用麻秸、造佛處所用麥麩、廣儲司所用麥秸等;此外,皇家車駕巡幸時,沿塗莊頭還需向尚膳房繳納雞子、慶豐司隨往乳牛、上駟院駕車騾以及草豆,等等,種類繁多。但無論如何,清初至乾隆時期,頭等皇糧莊頭每年正常所納應該不會超過500兩紋銀。
  皇糧莊頭的另一個類別——投充莊頭,每年繳納量最多的也就是每年700兩紋銀(清初至乾隆)。由此可見,無論是老圈莊頭還是投充莊頭實際繳納數量,都與《紅樓夢》所記烏進孝進呈二三千兩,差距甚大。(參見邱源媛:《清代畿輔地區內務府皇莊的征納》,載《紀念王鍾翰先生百年誕辰學術文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250—262頁。)
  然而,賈珍的話卻是:“我說呢,怎麼今兒才來!我才看那單子,今年你這老貨又來打擂臺來了……我算定你至少也有五千銀子來,這夠做什麼的!……真真是叫別過年了……這一二年裏,(寧府)賠了許多,不和你們要,找誰去?”烏進孝只能戰戰兢兢地訴苦:“年成實在不好……九月來了一場碗來大的雹子,方近二三百里地方,連人帶房並牲口糧食,打傷了上千上萬的,所以才這樣,小的並不敢撒謊。”
  這位烏莊頭雖不見得是皇糧莊頭,但也是堂堂甯府的莊頭,手底下有八九個莊子。他兄弟則是榮府莊頭,管著榮府八處莊地,“今年也只這些東西,不過二三千兩銀子,也是有饑荒打呢”
  《紅樓夢》裏的莊頭,看不到絲毫的霸氣,反倒讓人覺得有些可憐。這在情在理,賈府何等地位,莊頭在此不過是底層的陪襯,奴顏媚骨。他們就是為賈府這樣的貴族家庭服務的,完全不可能、也無法與之抗爭。
  文學作品和戲曲固然不能替代信史,但也反映了一定的客觀事實。莊頭對下窮兇極惡,對上一副奴才嘴臉、主子的爪牙。正是這種爪牙身份,讓民眾對莊頭尤比對王公貴族更為憎恨。
  饒有趣味的是,當人們在津津樂道惡霸莊頭的時候,卻很少有人會去深入探究,“莊頭”究竟指的是哪一種人?他們的現實生活是什麼樣的?旗人的“莊頭”跟漢人的“地主老財”能畫等號嗎?雖然我學習、從事清史研究多年,對此也同樣缺乏關注,直到2007年底,偶遇莊頭後人之後,才逐漸意識到以往對“莊頭”群體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這也成為本書撰寫的淵源。


作者簡介

邱源媛,女,1977年12月出生於貴州貴陽,籍貫四川成都陽。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天津工業大學學習,獲學士學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習,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學習,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6年7月分配到社會科學院工作,現為社會史研究室研究人員。2012年晉升為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清史、社會史。出版專著《清前期宮廷禮樂研究》,發表有《清代宮廷漢族儒家樂書製作及其意義》、《探幽發微補白糾錯——讀〈遼東移民中的旗人社會〉》、《老實平淡做人,踏踏實實做學問——郭松義先生訪談》、《入關前的清代宮廷禮樂及其政治文化意義》、《清代宮廷音樂研究綜述》等論文。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愛新覺羅瀛生 遺著


《滿語口語音典》





作者:愛新覺羅瀛生
國際書號(ISBN): 9787802524453
出版社: 華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2-31
頁數/字數: 415/350000

編輯推薦:
《滿語口語音典》涉筆不苟,通辨古今,幻化中西,溯源探流,徵引賅洽,如驪頷探珠,多有創辟。對於滿語口語學習而言,此書不啻一部指點迷津的宏著。相信東山啟藏,付之棗梨,當於滿語口語之傳承與弘揚中華文化大有裨益。

內容簡介:
滿語在清朝是官方語言,從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傳承至今已有四百餘年,但現在已成為瀕危語言。瀛生先生對搶救日趨乏承的滿語口語杞憂益殷,以90歲高齡主持編著本書。本書分為四個章節,分別為滿語文簡述、滿語京語口語、滿語諸方言與京語口語比較及滿語單詞入句音變。

關於作者:
愛新覺羅瀛生,名文蓬,筆名常瀛生。滿族。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人。192212月生於日本橫濱,20135月病逝於北京,享年90歲。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十三世孫,清末多羅順承郡王愛新覺羅文葵之胞弟。啟字輩。1945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燕京大學助教,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譯局編輯,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高等教育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商務印書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顧問,民族出版社特約編審。1985年任北京滿文書院教授、顧問。1986年受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時任政協北京市東城區第六屆委員。1987年任滿學研究會會長。2010年任北京市西城區文史學會顧問。自幼家學滿語,精通滿語語音、口語和方言,是愛新覺羅氏家族唯一的滿語口語傳人,國際知名的滿語口語專家、滿學家。出版滿語及滿學專著有《滿語雜識》《速成自學滿語基礎講義》《北京土話中的滿語》《滿語讀本》《清宮慶隆舞初探》《老北京與滿族》《燕情艮意》《京俗溯源》《京城舊俗》等,在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主辦的國際學術交流期刊《滿語研究》及遼寧省民族研究所主辦的國際民族學核心期刊《滿族研究》連續發表滿語口語研究和滿學研究論文數十篇。

目錄:
序 言 001
整理說明 001
前 言 001
第一章滿語文簡述 001
第一節 語音 002
第二節 詞法 008
第三節 句法 028

第二章滿語京語口語 031
第一節 京語口語的演變 032
第二節 京語口語的音變 049
第三節 京語的變音和常音 063

第三章滿語諸方言與京語口語的比較 093
第一節 滿語的方言述略 094
第二節 阿勒楚喀語 101
第三節 錫伯語 116
第四節 甯古塔語 129
第五節 盛京南滿語 156
附:女真語 180

第四章滿語單詞入句後的音變 207第一節 輔音、母音及格助詞的變化 208
第二節 語速與入句音變 225
第三節 重音與入句音變 279
第四節 數詞的入句音變 321
第五節 變音詞與常音詞的入句音變 368

參考文獻 413
後 記 417



前言/序言

語言是記錄文化的“活化石”,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滿語的文字形式,創制于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當時明建州衛女真人首領努爾哈赤基本統一了女真各部。為推動女真社會發展和建立政權需要,努爾哈赤決定創制本民族文字,並由額爾德尼、噶蓋等在借鑒周邊蒙古語、漢語等的基礎上完成了此項殊功。入關定鼎後,清廷定滿語為“國語”,又稱“清語”,並以滿文與漢字同時發佈詔、誥。滿語日漸成為清朝早中期公文、奏報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語言。
  在中華文化五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大地北方古老的肅慎人、挹婁人、勿吉人、靺鞨人、女真人在歷朝歷代不斷地與中原和周邊各民族交流融合,最終在西元十七世紀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滿洲。新中國成立後,民族識別定名滿族,嚴格來說滿洲的產生並不是一個單一民族的確立,而是一個政治部落聯盟的形成。這個聯盟當中包括東北地區的漢人、女真人、朝鮮人、蒙古人、扶餘人、契丹和鮮卑(亦稱西伯利亞)人。他們在女真部落主導下組成一個政治軍事文化集團,被稱作“滿洲部落”。滿族在這個意義上講就是當時中國邊疆地區的一個小中華民族。因此,滿語訴諸文字創制雖晚,但兼具了各民族語言之特長,並吸納了各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滿文書寫借助蒙古文,流暢美觀;滿語聲調優美,玉振金聲,雄壯悅耳。學者奎善撰《滿文源流》稱揚滿語:“讀之亦簡單易學,其拼音有用二字者,有用四、五字者,極合音籟之自然,最為正確,不在四聲賅備也。”
  滿族人對本民族語言充滿了自豪。但滿族入主中原後,康熙、雍正、乾隆深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正朔正統在於文化,而漢文化的吸收與繼承將止息中華廣域之內民族隔閡的“華夷之辨”,故而大膽地、積極地完成歷史意義的滿洲部落漢化進程。當然,燕安日久,八旗子弟疏於“國語騎射”,民族融合加速也使朝廷官方語言環境由滿語漸變為滿漢雙語。清中晚期後,作為清廷政治符號和滿洲文化重要標誌的滿語也日趨衰微。延至清末,滿語只是名義上的“國語”,甚至王公貴胄、朝廷重臣也不再使用。寒來暑往,數十年後,滿語除在滿族聚居區以口語方式存在,書面及官方發音語言和文字幾乎絕跡,滿文成為博物館學術研究的文字。“文革”之後,滿語教師老成凋謝,相繼辭世。現如今,不論大學、研究機構,抑或文博單位,滿語人才奇缺,滿語傳承乏人。
  愛新覺羅瀛生先生是知名滿語專家,他以精通滿語語音、口語和方言見長,享譽中外,而且在研究滿學上造詣獨到。瀛生先生出身貴胄世家,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十三世裔孫,末代多羅順承郡王文葵的胞弟。其父曾在橫濱任總領事,同情革命,辛亥革命後任職民國政府。出於強烈大中華文化情懷,瀛生先生幼秉家訓,不僅熟讀儒家經典,更延師課讀滿語。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瀛生先生受族伯朴厚啟蒙,學習滿語三年,後拜“同光清語六賢”之一的阿克敦布門下,叩問求學,長達十六年。上世紀四十年代初,他又師從啟功先生的外曾祖、一代滿蒙漢文翻譯宗師克敬之學習滿、漢文翻譯,問難請益,化被日深。四十年代中期,瀛生先生有幸得入聲望素隆的語言學家羅常培先生門下,學習古漢語音韻學和西方語音學,因師生同為旗人,感情深厚。隨師杖履期間,二人時常切磋語言音韻,得恩師誨迪陶育,多有攝受,師生猶如當年孔子及其弟子,頗得“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之樂。期間,瀛生先生還與日本學者、滿文文獻學家今西春秋有同窗之誼。1957年,瀛生先生又求教于來華執教北京大學的蒙古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蒙古學界著名學者羅布桑旺丹教授,苦學蒙古語,提高滿、蒙語翻譯水準。數十年滿語研習,受教多師,沉潛會心,對瀛生先生日後卓然立說大有裨益。就其學脈而言,師從滿語專家以傳統方式學習滿語,是知其然;師從語言學家羅常培先生學習中外音韻學史,是知其所以然。前者為匠師之學,後者是學者之學。瀛生先生以學者之學,修匠學之樸,相得益彰,博採眾長,終成大器。
  瀛生先生長期研究,厚積薄發,頗多高識。先生對西方語言學家在分類學中創出“通古斯-滿語族”的說法頗持異議,認為滿族的先祖肅慎人早在西周秦漢以前就生息蕃衍于白山黑水之間,瓜瓞綿綿,纚纚不絕,他們用的是古肅慎語言。而“通古斯”是中國古代“東胡”的轉音,“東胡”是漢代之後方出現於史籍中的部族名。與其稱之為“通古斯-滿語族”,不如稱之為“女真語族”或“肅慎語族”更為貼切。先生認為,從世界語言史觀察,梵語、拉丁語、漢語因流傳久遠、特別是受早期書寫條件的限制,造成了書面語與口語嚴重脫節的現象。而滿語則不同,後金時代創制的滿文是以建州女真語為主構成的,直接書寫口語,言文一致,不存在書面語與口語差異懸殊的現象。滿語可劃分為東、南、西、北四部口音,其中西音又稱京語,即北京滿語。瀛生先生重點探討了滿語京語的演變、音變及音變與常音的關係,並與滿語諸方言進行比較研究。他以大量實例證明,滿語京語的口語與書面語之別僅在一些音變方面,並不涉及語音、辭彙、語法之“語言三要素”。引起音變的原因在於滿語書面語雖然寫的是口語,但在人們口頭上說“白”了,致使發生類似於漢語口語的“訛變”,即由正常音節變化而帶來的節奏、輕重音、長短音等些許差異。
  瀛生先生對滿語和中華民族的滿文化感情殷切。作為滿語口語傳人,他擔心滿語將步拉丁語後塵,被法語、英語、西班牙語取代,歸於泯滅。有清一代,留下多達200余萬件(冊)滿文書寫的檔案文獻(現分藏兩岸故宮),或將永被塵封,乏人能識。千年殷鑒,昭昭在目,為傳承滿語、振興滿學,瀛生先生于1987年創辦了國內首家滿學研究會,出任會長,溥傑、胡絜青任顧問,邢院生任秘書長。該會積極聯絡滿文學者,培養滿學人才,出版“滿學研究叢書”,激發了國人對滿語的認識與重視。對滿語存亡續絕耿耿在心的瀛生先生不顧年事高邁,親自撰寫滿語教材,開班授業,傳播薪火,培養了滿語學生300余人,其中包括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留學生及中國臺灣地區研究生。顧炎武《日知錄》有云:“匹夫之賤,與有責焉!”正是出於這種歷史責任感,瀛生先生銳心奮力,撰作不輟,留下了四部極具影響的滿語著作:《滿語雜識》、《北京土話中的滿語》、《速成自學滿語基礎講義》、《滿語讀本》,對滿語的傳承與研究厥功至偉。《左傳》載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的古訓。瀛生先生潛心著述的滿語著作即為立言的不朽之行。先生去世後,身後乏嗣,留下不少有關滿語口語的書稿,今經其門生殷芳、鄭再帥、辛格非三人悉心搜集整理,釐成定本,名為《滿語口語音典》,幸得華藝出版社社長石永奇先生襄助,不日待梓。
  《滿語口語音典》涉筆不苟,通辨古今,幻化中西,溯源探流,徵引賅洽,如驪頷探珠,多有創辟。對於滿語口語學習而言,此書不啻一部指點迷津的宏著。相信東山啟藏,付之棗梨,當于滿語口語之傳承與弘揚中華文化大有裨益。
  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參加滿學學術活動及頒金節滿族聯誼聚會,那時即敬仰瀛生先生大名。其後,由殷芳先生紹介,與先生有數面之交,促膝深談,小女格非亦是先生私淑弟子。記得五年前隆冬時節,在先生蝸居中暢談歷史文化,先生持贈《京城舊俗》一書,囑託我再版時或序或跋。去年5月,先生遽然作古,惜痛莫名,再讀先生遺著,題簽手澤尚新,如睹斯人風範。書中所夾紙條有我已寫好的讀後感,抄錄如下,以慰先生在天之靈:
  瀛生先生的《京城舊俗》讓我依稀記起兒時在北京西城區羊肉胡同、磚塔胡同的生活點滴。渾如夢境,確也真切!京城舊俗都帶著“禮兒”,這些個“禮兒”也是“理兒”,是做人處事、待人接物,盡人之情、盡物之性的道理,是浸透在生活中的文化。京城舊俗透著“精細”,透著“雅趣”,透著“包容”。但願隨著時代的演進,移風易俗,能多回歸點優秀傳統,多“惦記”、多“典記”著點我們的祖宗。
  《滿語口語音典》就是這種“惦記”和“典記”。
  國語騎射今稱奇,
  浩瀚典籍費凝思。
  幸有耄耋承故事,
  中華博大方得知。
  是為序!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辛旗
  二○一四年十月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最新消息


英文版權洽談中!






《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一書自出版以來,頗受國內外讀者的肯定,出版未及二月,即再版加印。 目前中央大學接到國外某歷史悠久的著名出版社來信,擬將該書英譯出版,細節正洽談中,讀者敬請期待。

美國新清史的相關著作譯漢者不少,本書的英譯可促進東西史學工作者的對話,達至學術上的平衡。




(中正大學滿學研究甘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