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滿文梵音(五)之(一)g’š”a


g’š”a《同文韻統》卷一字母譜的g’š”a字後加上了涅盤點「:」(Sk. visarga ;Tb. rnam-par bcad-pa, 簡稱rnam-bcad),似為誤記。蒙文「阿禮嘎禮」字的g’š”a亦無涅盤點,可以為證。此或為與字母譜前面的「阿禮字」(韻母)涅盤點相呼應而另加。譜內例字g’š”a:的標音作「嘎剎」,「螭阿切正齒」,即讀作[cha],字後的涅盤點在音寫中並無標示。同書卷二「天竺音韻翻切配合十二譜」第一譜,「字母譜」表端首字「g’š”a」亦無涅盤點;字行最後加涅盤點的字例「g’š”a:」,標音作「嘎剎斯」,其所加涅盤點之音清楚記作「斯」,與上面卷一字母譜g’š”a:的標音「嘎剎」不列「斯」音明顯有別。按梵文連聲規則,涅盤點之發聲,或作s音或作氣音,全按後隨字母而定。

Keywords: ali g'ali, Sanskrit
───────────────────────────────────────────────
節錄自甘德星:《「滿文羅馬字拚寫法芻議」補記》(Forthcoming)。關於滿文轉寫的問題,可參考甘德星:滿文羅馬字拼寫芻議(見本網站)。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中正滿文教學(二):乾隆53年台灣御製滿文碑群




乾隆53年台灣御製碑群(甘德星教授攝影

自2006年起,甘德星教授帶領「滿文研究班」譯解豎立於台南赤崁樓的滿漢文碑群。碑文是乾隆皇帝平定林爽文之亂後所製。由於時代久遠,碑文漫漶不清,其中滿文的「熱河文廟」碑曾經摔毀斷裂,碑文中若干字辭因而丟失,增加辨識的難度。 

甘教授正在觀看「熱河文廟碑記」(蔡名哲攝影)

在解讀碑文時,同學必須先參考漢文碑文,再還原為滿文,而難度最高的,莫過於碑文內的小字,由於風化日甚,字跡多不能辨識,而這些小字在滿文清實錄中又沒有記載,無法作出比對。

「熱河文廟碑記」部分(蔡名哲攝影 )

「熱河文廟碑記」部分(林書寧、黃鈺婷攝影 )。

甘老師多年來利用台灣大學圖書館與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的拓本從事碑文的解讀工作,期間曾帶領「滿文研究班」前往臺南實地考察,並一度至遼寧省檔案館調閱滿文《清實錄》以作比對。 經多年努力,老師目前已全部破譯這些滿文碑文,轉寫部分已交予台灣大學圖書館,相關的研究成果也將於近日刊載。

Keywrods:
Lin shuang-wen, Taiwan , rebellion in Ch'ien-lung's/Qian Long's times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閻崇年教授至中正大學演講

2008年12/8日,閻崇年教授蒞臨中正大學歷史系演講,演講題目為「史學方法-我怎麼寫《努爾哈赤傳》」。閻教授與同學們分享了清史研究的心得,並為同學們評介清代早期的各種檔案文獻。


2009年11/27日,閻崇年教授再度蒞臨本系演講,題目為「康熙皇帝的評價」。閻教授與同學分享了其新著中對於康熙皇帝功過的歷史評價問題。




閻崇年教授與同學們分享撰寫《努爾哈赤傳》的過程(蔡名哲攝影)


2009年閻崇年教授於中正大學歷史系講演「康熙皇帝的評價」(蔡名哲攝影)